有奖竞猜广告暂停播出
日前,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中央三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发出《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暂停播出以“12590”开头的特服号码有奖竞猜类广告的通知》。通知称,部分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以“12590”开头的特服号码进行有奖竞猜广告涉嫌欺诈,鉴于近期此类广告投诉比较集中,总局已通报国家工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核查。
广电总局同时表示,在此期间,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自即日起立即暂停播出有关广告。
江苏广播电视局宣传管理处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江苏省以前的确出现过个别类似广告,但是早已经禁止,“我们在去年上半年搞过一次大力度的严查措施,叫停了这种广告。我们有专门的专管机构负责核查所有广告的合法性,另外群众举报也是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
山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传媒机构管理处王处长也表示,山西卫视的“有奖猜谜”节目并未获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宣传处审批。3月5日,该节目被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叫停。
仍有地方台心存侥幸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现在所有地方电视台应该立即停止有奖竞猜类广告的播出,但是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中发现,仍有地方台“顶风作案”。
一位在西部某省级电视台广告部工作的员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为现在“风声”比较紧,所以在卫视频道不可能播发该类广告,但如果有诚意的话,也可以谈,“现在卫视频道你不要想了,如果你愿意的话,经济频道和影视频道倒是没问题。”
此外,东北某省级电视台广告部工作人员的说法和前述人员类似,“这类广告比较难,但是在地面台的非黄金时间段还有机会。”
“有奖猜谜”如果是真实的,倒也不失为一个吸引眼球的节目,问题是其名为“有奖猜谜”,却是“无奖骗钱”。所谓“直播”其实是“录播”,是以重奖为名,诱骗消费者参与活动,套取话费。毫无疑问,属于明显的消费欺诈行为。其实,电视台有欺诈嫌疑的节目并不是个别。那些所谓的专家,也往往是“假专家”,是骗人的专家。
对于如此明显骗人的节目,往往是等其“骗”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被有关部门叫停。就是被叫停,也往往不是一叫就停。国家广电总局叫停“有奖猜谜”是在2005年4月26日,但直到今年3月15日,这类节目才突然从多家省级卫视的屏幕上消失。叫停骗人节目究竟需要几年值得深层追问的是,难道只有总局叫停才能成为骗人节目最后“归宿”在叫停之前,不知道有多少观众上当受骗而“骗子”也早从中赚得钵满盆溢了。
对于地方电视台仍然存在的侥幸心理,广电总局法规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如果有地方电视台仍然不改变现状,各个部委都将会从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进行处罚,“广电总局可能会对违规的电视台或者SP运营商处以停播广告或者撤销资质的处罚,工商部门也可能对其进行罚款。”
“有奖竞猜”节目之类的骗人为何能在电视台大行其道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台的“眼睛”被钱所迷惑,在管理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一方面是监管部门几乎不作为,明知道电视台在播骗人节目,却不会主动去监管——当然,其背后可能本身就有难言之隐。对于这样明显的欺诈行为,已经涉嫌刑法中的诈骗罪。应当依法启动司法调查程序,根据其诈骗数额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然而,现在却只是停播,而且数年之后才会真正被叫停。如此“宽容”的监管部门,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有奖猜谜”节目会套上另外的外衣再次“欺诈”,赚得钵满盆溢后,等着被停播。而这期间,受害的永远是观众。
停播“有奖竞猜”节目是惩罚还是鼓励违法成本如此之低,骗子“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