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产品责任归属的准则,是要求行为人承担产品责任的根据、标准和理由。这个问题是解决产品责任案件的关键问题。什么是美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什么是中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网友提问:损害与损害赔偿的一般理论与实践是什么
律师解答:损害是指缺陷产品所造成的财产和人身损失。它是产品责任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损害是任何侵权责任构成中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关法律知识: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第二个目的是威慑与惩罚。如果生产者需要对自己制造的缺陷产品进行经济上的赔偿,他们就不大会继续制造这种缺陷产品。如果赔偿过大,生产者又可能抑制许多有益社会的生产行为。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威慑的目标是,使威慑既不太弱也不太强;一方面使人们避免和生产缺陷产品,另一方面又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我们可以借助经济分析的方法来说明这一问题并确定正确的的威慑水平。一种生产行为既有成本也有收益。当收益大于成本时,行为人就认为这种行为是值得去作的。如果行为人不用支付代价就得到收益,他就很难作出反映社会利益的正确决定。解决的办法就是让行为人承受其行为的所有成本。这种思想也可以称为“成本的内在化”(cost internalization)。如果生产者知道他将承受其经济行为的所有后果,包括事故成本,他就会改进设计、严格管理、完善警告与说明,避免产品缺陷的出现,同时又积极生产,不过分抑制生产行为。正确的威慑水平在于,制造缺陷产品的成本 就是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损害。这种成本内在化的理论与公平理论不同,它是向前看的,并且基本上没有涉及其中的道德因素。它所寻求的是如何确定适当的威慑水平,支配将来的行为。它通过使生产者、销售者将生产缺陷产品的成本内在化,对未来的经济行为是促进还是抑制作出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