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面临几道坎 面临五大棘手困局
日前发布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房产税被推上前台,地产股应声再跌。尽管目前房产税还是雾里看花,但专家看法却出奇一致,即我国实施房产税,面临的坎还很多。本期《一周看点》特选集相关博文,听听博主们的观点。
土地出让金困扰房产税
物业税有难以逾越的鸿沟,但以房产税替代物业税也注定难产。为什么这样说呢无论从现实角度还是从法理角度,现有条件下,都难以真正征收。
首先,从现实角度考量,征收房产税要顾及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一征收就是70年,等于税收透支了70年,如果再征收房产税,实质上是多次剪羊毛,先透支70年,而后又要重复每年征收。重复剪羊毛的“罪名”可不是开玩笑的,那会引起社会财富积累的剧烈变动,从而影响财富分配。而财富的剧烈变动则激荡整个社会。如果不退土地出让金的话,30年都难以征收。或许,有人说,政府会不会退出土地出让金,可能性很小,但也有这种可能,比如以前的土地出让金很少,现在房价涨得很高,征收房产税的收益已经远远大于以前的土地出让金,或者会退掉出让金,转而向占私人财富50%以上的房屋征收房产税或者物业税。但如果这样,政府的信誉度将会严重受损。
第二,从法理上考量,房产税和物业税一样,也面临着违宪困境。既然房产税和物业税都是财产税,而我们住房只有70年的使用权,何以对使用权征收财产税。土地和住房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土地是国有制的,这就造成了房产税在中国实施的困难。
第三,物业税或房产税都是难以平抑房价的,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征收过物业税或房产税,房价照样飙涨,比如美国。美国的物业税在上一轮牛市中,几乎失去功能,在次贷危机发生后,负效应放大,很多人都策略性不还款,甚至出现一元钱卖别墅都没人买的局面。物业税在美国这样助长助跌的作用,实际上给房地产带来重大灾难,也给美国和世界经济造成致命性的损伤。当然,物业税并非是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它的负效应不得不让人深思。
第四,房产税涉及的范围极广,在理论上看似完美,但在操作中,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必将引发社会的大规模利益分配,有权者可以规避这种税收,而中产阶层则难以规避,从而异化房产税的性质。
事实上,调控房价最主要的方式不是税收,房产税或物业税也不是唯一的武器。真正的武器在于修正我们土地供应垄断和建立刺激房屋供给的机制,而不是期待稻草压死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