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淮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

大律师网 2017-07-22    0人已阅读
导读:发布部门: 淮安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淮政办发[2007]15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淮安市“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发布部门: 淮安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淮政
发布部门: 淮安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淮政办发[2007]15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淮安市“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 发布部门: 淮安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淮政办发[2007]15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淮安市“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七年八月七日
淮安市“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

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十分必要。根据《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依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淮政发〔2004〕113号),制定本规划。
一、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
近年来,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实施《安全生产法》为主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十五”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一是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工商贸企业、消防火灾等事故四项指标呈下降趋势;二是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十五”期间,全市工矿企业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其它重特大事故较“九五”期间有明显减少;三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几年来,随着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整治领域有所调整、整治范围大大拓宽、整治效果显著,大量安全生产隐患得到整改,关停并转了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为全市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全环境。
但是,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存在三个薄弱环节和四个方面问题:
(一)薄弱环节
1.道路交通安全。我市为苏北交通枢纽,全市公里里程逐年增加,其中一些道路多年失修,险桥险段较多,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特别是交通标志标线及安全保障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机动车驾驶人员逐年增多,违法违规生产各种所谓农用车、变型拖拉机、改装和拼装电动三轮车现象严重存在;同时,过往车辆、尤其是危险化学品车辆频繁,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压力。
2.危险化学品安全。目前,全市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85户,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产品多,一旦发生事故,易造成较大影响;储存企业4户;经营企业已领证1174户,还有少数危化品经营单位(主要经营油漆、农药)尚未领证,这些企业大部分规模小,管理力量薄弱,安全隐患多。同时,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安全监管联动机制不健全,危化物品运输车辆因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查处后无专用停车场所、无驳载能力,致管理难度增加。
3.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目前全市共有人员密集场所3590处,消防重点单位578家,县级重点消防单位1401家。由于有的场所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建筑,按照消防新规范进行整改比较困难,隐患难以消除。
(二)主要问题
1.安全生产意识薄弱。部分单位安全生产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管理松懈;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
2.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我市地处苏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落后,安全领域技术水平低,缺乏足够的科学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保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器材配备不足,装备水平低,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差。
3.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配备难以到位。
4.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我市非公有制小企业众多,普遍存在厂房陈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操作规程不规范,本质安全度低。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法制和执法队伍建设,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保障群众参与监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实现全市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十五”末的基础上,每年下降2.5%,至2010年末,全市亿元GDP死亡率控制在0.7以内;安全事故死亡总数控制在总人口万分之08以下,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职业危害严重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
(三)部分重点行业和领域目标
到2010年(以2005年为基数):
非煤矿山:死亡人数下降10%;
危险化学品:死亡人数下降10%;
烟花爆竹:死亡人数下降10%:
建筑业:死亡人数下降10%:
特种设备: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每年0.8人以下;
火灾(消防):年度万人死亡率控制在0.02以下;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
水上交通:保持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铁路交通(含路外):死亡人数下降10%;
农业机械:万台死亡率下降2%以上。
三、“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主要任务
(一)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与监督管理
1.道路交通:一是以“创建平安畅通县(区)”为载体,实现政府、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特别是要明确细化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加大资金投入,实现科技强警,对增加农村县乡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经费要明确责任部门并保证投入到位,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要逐年增加。二是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交通安全责任制。三是加大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地段的排查、治理工作的力度,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使通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市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有明显改善。四是加大对各种道路交通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取缔无证驾驶、违章装载、超速行驶等严重违章行为,做到不失控,不漏管,维护正常的行车秩序。五是做好道路交通“五整顿”、“三加强”工作。
到2010年,建立起“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交通社会化管理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 (共计4页)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