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毕业生怎样识别招聘骗局

大律师网 2017-08-22    0人已阅读
导读: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很多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求职过程中又往往心情过于迫切,由此便容易掉入企业或中介机构设计的骗局。因此,毕业生们,在求职时不应该只看到某个职位的诱惑,而应该事先意识到,求职本身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很多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求职过程中又往往心情过于迫切,由此便容易掉入企业或中介机构设计的骗局。因此,毕业生们,在求职时不应该只看到某个职位的诱惑,而应该事先意识到,求职本身是有风险的,可能会遇到一些骗局,以下就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疑似骗局一:

  星级饭店招聘男女公关经理,无需工作经验,无学历要求;底薪200元,月薪可达数万元,具体根据个人所得小费而定。要求女身高165cm以上,男身高180cm以上,长相好。

  这样的招聘广告往往是骗人或是让人加入色情行业。所以一定要多小心,不要盲目前往。

  疑似骗局二:

  以某种名义向求职者索取钱财,这是明显的可疑行为。但是,由于人在本能上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往往在此时不容易保持冷静的态度。从而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或许付出100元或者几百元就能获得一个职位。

  疑似骗局三:

  某企业招聘,把笔试或者面试地点安排在员工上班可见的醒目位置,或者特设招聘台,或者把笔试和面试时间安排在非员工工作时间。

  这种招聘的真正目的,很可能并非为了招新人,而是为了给现有员工施压,所以求职者不要对这些招聘报太大希望。

  疑似骗局四:

  某企业常年招聘,但从不透露到底要招多少人,且招聘的信息从不更换或者很少更换。招聘会上这些公司往往发给求职者很多宣传册、介绍公司文化的资料等。

  这类企业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宣传或者为公司积累人才库,他们现在实际上并不缺人,所以求职者一定要查清楚底细,再去应聘。

  小编提醒心切求职的毕业生们,应该保持相对冷静的心态,要有客观冷静的意识。事实上,很多求职陷阱都有清楚的破绽可寻。

  对于求职所做的付出,求职者应该要有心理底线。很多人在求职中受骗也是个人侥幸心理导致的。要把握自我,不能失去判断,尤其是,不要有依赖心理,不要把改变的权利永远放在对方手中。例如,公司一再拖延实习期,让你陷入无限期等待状态,此时,留或不留应该早做判断。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