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规范招标人行为迫在眉睫

大律师网 2017-12-09    0人已阅读
导读:【招标人】规范招标人行为迫在眉睫 招标人是整个招投标活动中的重要当事人,对招标结果的公开、公平与公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一些招投标活动中招标人不能依法办事,进行各种各样违规操作的情形并不少见。如何

【招标人】规范招标人行为迫在眉睫

招标人是整个招投标活动中的重要当事人,对招标结果的公开、公平与公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一些招投标活动中招标人不能依法办事,进行各种各样违规操作的情形并不少见。如何通过对招标人行为的规范达到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目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常见的不规范行为

①不具备自行招标条件仍坚持自行招标

招投标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招标投标法》规定,如招标人不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可是,一些不具备自行组织招标能力的招标人却不愿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一些招标人认为请了代理就会削弱招标人的权力;二是认为即使在招标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违法违规的情形,可以堂而皇之地认为不知者无罪;三是一些招标人把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看作招标代理机构,大事小事一律由招标办代劳。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招投标监管机构实施监管的难度。

②招标公告中的资质要求“量体裁衣”

一些招标人在招标公告中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过高或是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使得投标局限在少数几家″意中人″之间竞争,增大了串通投标的可能。

③招标文件制定不够规范

一些招标人在制定招标文件时,故意在招标文件中设置废标陷阱,导致一些投标企业在非实质性条款上被判为废标。如在招标文件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提法:投标人不能实质性地响应招标文件的相关条款将作为废标处理,到底哪些条款为实质性条款,招标文件中并未明确,这就带来了在评标时的随意性,想不让某家中标,就刻意地去寻找投标文件的漏洞,哪怕一个小小的疏漏,只要与招标文件中的某些并不重要的条款进行对照,认为不符就草率地判定为废标。

④评标过程不够规范

一些招标人非法干预正常的评标活动,主要反映在对评委的评标施加影响方面。招标人引导评委向自己的″意中人″倾斜,如达不到目的,就故意拖延评标过程,迟迟不能决标,甚至于找茬流标。

⑤合同签订不规范

一些招标人在草拟招标文件时故意对一些条款含糊其词,甚至一些招标人事先与意中投标人达成某种默契,中标后招标人设法补偿。若不是自己中意的单位中标的,在签订合同时增加一些中标人无法接受的条款,有意为难中标人;若是自己中意的单位中标,在签订合同时给予不少优惠条件。

以上仅是列举了目前比较典型的五种不规范情形,实际情况远远不止这些,比如:一些招标人事先内定中标人,把招标看成是走过场,搞虚假招标。还有一些招标人以时间紧为借口,一味要求缩短招标公告发布时间,以此来排挤潜在的投标人。诸如此类的情形不胜枚举。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