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关于保证人可向被保证人追偿

大律师网 2018-01-14    0人已阅读
导读:【被保证人】关于保证人可向被保证人追偿 原告郑某与被告林某原系恋爱关系。2005年12月5日,被告向余某借款9000元,原告为其提供担保。2006年12月18日,法院受理了余某诉原、被告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调解,双方当事人

【被保证人】关于保证人可向被保证人追偿

原告郑某与被告林某原系恋爱关系。2005年12月5日,被告向余某借款9000元,原告为其提供担保。2006年12月18日,法院受理了余某诉原、被告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以下共称调解协议):被告同意偿还余某借款5000元,原告对被告负责偿还的债务不承担保证责任;原告同意偿还余某借款3000元。

原告按照协议履行了还款义务后向被告追偿,被告以调解协议对还款义务已作了明确分担且借款系原、被告共同出借为由拒不偿付。原告遂于2007年9月27日诉至法院。

在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调解协议中,原、被告与债权人就偿还借款及担保责任做出了重新约定,当事人之间已形成了新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原担保法律关系亦同时解除。原告偿还债权人的3000元借款因丧失了担保基础而不能向被告追偿。另一种观点认为,在调解协议中,原告同意偿还债权人借款3000元,是在履行原定的保证责任义务,依法有权向被告追偿。 王洪福 星烨

点评: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原告还给余某借款是否为承担保证责任行为。如果是承担的保证责任,原告作为保证人可以向被保证人追偿所还欠款,否则原告起诉就没有道理。笔者认为,原告给付行为是履行保证责任的行为。理由如下:第一,根据我国《担保法》第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该案原告没有与债权人约定保证方式,其担保应认定为连带责任保证。作为连带责任担保人的原告,依法应对被告欠债权人的9000元借款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在调解协议中,债权人余某同意原告偿还3000元借款,同时免除其对被告偿还5000元借款的担保责任,是债权人行使自由处分权的体现。该协议只是缩小了原告的担保责任范围,并未改变原告系担保人的身份。其次,原、被在被告向债权人余某借款时虽然是恋爱关系,但被告并无证据证实借款是由原、被告共同出借的。

因此,原告在调解协议中同意偿还债权人3000元借款的行为,只能认定其是基于自己所应承担的还款保证责任。同时,原告在调解协议中,并未表示履行义务后放弃追偿权。根据我国《担保法》第三十一条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因此,该案原告有权向被告追偿替其偿还的3000元借款。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专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