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微软对用户

大律师网 2018-02-12    0人已阅读
导读:在这场大战中,本应该是绝对主角的用户却不得不面临种种尴尬和忧虑。一开始,360打着“保护用户隐私权”的旗号向腾讯发起挑战。使用户重新审视和关注起自身隐私的安全性问题,用户隐私问题被首次大规模集体关注,这种

在这场大战中,本应该是绝对主角的用户却不得不面临种种尴尬和忧虑。一开始,360打着“保护用户隐私权”的旗号向腾讯发起挑战。使用户重新审视和关注起自身隐私的安全性问题,用户隐私问题被首次大规模集体关注,这种现象还一度为业界看好,认为是互联网隐私保护进程的一大契机。

虽然就目前看来,互联网用户要想彻底保护个人隐私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注重交流与分享的Web2.0时代,用户的个人信息会被有意无意的泄露。这些易用、好用的网络工具也为传统隐私保护打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当你打开阿里旺旺时,会跳出许多商家促销的广告,而且很多是你感兴趣的商品。这是淘宝根据你以往的购买经历及在线搜索行为展开的定向营销。当你打开谷歌Gmail查收邮件,右边会显示与邮件内容相匹配的广告。这是谷歌对你做的精准广告投放。也许你在使用聊天工具时会收到各种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所涉及的内容和你近期的上网轨迹关系密切,那么很有可能是你的一部分隐私被人掌握了。

互联网已经走向完全“无隐私”的局面。“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返。

但如何在“无隐私”的环境下做到尽可能的保护自己仍然十分必要。这时,用户的知情权就不应该再次被剥夺。中国10亿网民中真正的计算机高手占不到1成,在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他们对自己电脑上的产品并不是非常了解时,腾讯这类互联网企业应不应该把自己要做的告知用户,并在获得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实施每个后台操作步骤如果腾讯不存在窥私行为,那在每次扫描前给用户提醒应该是正常且合理的程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