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借款合同

大律师网 2018-02-21    0人已阅读
导读:【贷款合同范本】建设银行个人住房借款合同 敬请注意 为了维护您的利益,请您在签署本合同前,仔细阅读如下注意事项: 1.您已经具有向银行借款购房和担保的法律常识; 2.您已阅读本合同所有条款,并已悉知其含义; 3.您

【贷款合同范本】建设银行个人住房借款合同

敬请注意

为了维护您的利益,请您在签署本合同前,仔细阅读如下注意事项:

1.您已经具有向银行借款购房和担保的法律常识;

2.您已阅读本合同所有条款,并已悉知其含义;

3.您已确保提交给银行的有关证件及资料是真实、合法、有效的;

4.您已确认自己有权在本合同上签字;

5.您已确知任何欺诈、违约行为将要承担的相应法律后果;

6.您将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善意签订并依约履行本合同;

7请您使用钢笔、毛笔或签字笔工整地填写需要您填写的内容。

如您对本合同还有疑问之处,您可向中国建设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咨询。

抵押人(甲方):

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

住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开户金融机构:

账号:

抵押人(乙方):中国建设银行 行

住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甲方因购(建造、大修)住房,向乙方申请借款,乙方经审查

同意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甲乙双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

度,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借款用途

甲方借款用于——。

第二条 借款金额

甲方向乙方借款人民币(大写)——。

第三条 借款期限

本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年零——月,自乙方将借款划入本合同规定的账户内之日起计算,即从——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第四条 放款条件

本合同项下的担保合同生效后,乙方将借款划入本合同规定的帐户。

第五条 贷款利率

贷款月利率为___‰,以乙方实际划款当日国家法定利率为准。本贷款利率在贷款期限内,通国家法定利率调整时,于下年1月1日开始,按相应利率档次执行新的利率;但借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执行本合同利率,遇法定利率调整,不调整合同利率。

国家法定利率调整时,乙方有义务直接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不再另行通知甲方。

第六条 划款方式

双方约定采取下列方式中的第——种方式划款;即——。在本合同生效后——个工作日内办理划款。贴户名称:——,账号:——。

一、直接划款:将款项直接划入甲方在乙方开立的存款赃户内。

二、专项划款:将款项直接划入售房人、其他有关单位在乙方开立的存款贴户内。

第七条 还款原则

借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甲方从贷款发放的次月起偿还贷款本息。每一个月为一个还款期,当月本息当月清偿。甲方在一个还款期内的任何一天还款,均按30天计算利息,结息日为每月末的最后一日(最后一次还款不能近于本合同期限届满日)。首次和最后一次还款按实际天数计算利息。甲、乙双方同意遵循先还息后还本、息随本清的原则,甲方还入款项按照“期前欠息一当期利息一本金”的顺序依次入账。放款当期结计的利息在次月还款时加上次月还款额一并收取。

第八条 贷款偿还

双方约定采取下列方法中的第——种方法偿还贷款,即——,按月归还贷款本息。

一、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

二、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等额偿还本金,贷款利息随本金逐月递减。

每月还款额=货款本金÷还款总期数十(贷款本金一累计已还本金)x月利率

根据现行利率,若采用等领本息还款法,则每月归还本息金额

为人民币_元;若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法,则每月归还

本金金额为人民币——元,利息逐期结算还清。

借款期内,如遇国家法定利率调整,由乙方按规定相应调整每月还款额。

第九条 还款方式

双方约定采取以下方式中的第——方式按月还款,即_。

一、委托扣款方式甲方委托乙方在每月结息日从甲方在建设银行开立的信用卡、储蓄卡或储蓄存折账户中直接扣收每月本息额。采取委托扣款方式的,甲乙双方须签订委托扣款协议,并在乙方指定的营业网点开立还款专用的购房储蓄存折账户或储蓄卡、信用卡账户。

如甲方提供的个人贩产出现冻结、扣划、变更等情况而造成乙方无法扣收本息的,甲方须及时向乙方提供新的还款账户用于扣收贷款本息。

如甲方在借款期内要变更转账还款所用账户,须提前10天向乙方提出申请,经乙方同意并经双方重新签订委托扣款协议、约定新账户启用日期后方可实施。

二、柜面还款方式甲方在还款期内的任何一个工作回直接到乙方规定的营业柜台以现金、文票或信用卡、储蓄卡办理还款。甲方前期如有拖欠的,应将所有拖欠款项和当期还款额一并交纳。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