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加强城镇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大律师网 2018-07-19    0人已阅读
导读: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加强城镇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精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加强城镇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加强城镇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
我省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常夏无冬,水资源较为丰富。由于我省水利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水资源利用方面仍存在诸多矛盾: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大,但水的利用率较低;水利工程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局部地区存在工程性缺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我省西部地区在旱季常发生区域性缺水;部分饮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我省属独立海岛水系,水的供应保障立足本岛,遇到缺水,不能进行跨地区调水等。
我省城镇供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市、县盲目建设供水设施,供水设施规模过大,供大于求的情况较为突出,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也使供水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一些市、县“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供水设施的改建或扩建资金长期不到位,供水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影响城镇供水能力及供水质量;城镇供水价格与污水处理收费价格偏低的矛盾有待于进一步理顺。
随着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对城镇供水安全和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安全、可靠地保障城市供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各市、县和各部门要从全局和长远着眼,坚持“开展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综合措施,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科学、合理确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取水次序,为促进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统一规划、科学配置水资源,多渠道保障城市供水
综合我省独立海岛的地理环境特点,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综合性、多元化方针,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市、县统一实施取水许可、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等制度的主要依据,是科学合理配置城镇水资源,保障城镇用水的可靠供给,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省和市、县两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城镇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包括城镇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规划、供水水源规划、供水应急预案、节水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再利用规划等。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制定水源工程建设项目分步实施的具体方案。只有单一供水水源的城镇,要规划建设备用水源。
(二)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管理。要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发展规划,力争在2005年前完成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饮用水源实行分区管理,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江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切实保护好现有水源林,在江河湖库流域两侧范围内开展人工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涵养水源能力。
(三)对规划确定的地表水源集水区域或地下水补给区域,要按照生态省建设战略要求制定产业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控制水环境污染,确保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对工艺设备落后、耗水量大、污染严重、效率低、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坚决淘汰。
(四)坚持先用地表水,后用地下水的用水原则,将城镇地下水作为城镇的备用水源。对有公共供水能力的城镇,特别是在供水管网已经覆盖的范围内,严禁新建取水井开采地下水;对已有自备水源的取水井,要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严格限制地下水的开采。
(五)各市、县要编制城镇供水应急预案,制定在遇到地震、风灾、水灾、旱灾以及突发性水污染等各种紧急情况下保障城镇供水的具体措施。
(六)加强地下水水源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保障地下水资源安全。
三、加大节水工作力度,降低水资源消耗总量
城镇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对水资源相对缺乏地区,要严格限制新建高耗水型项目,逐步改变农业粗放式灌溉传统习惯。对现有的高耗水型项目,要制定限期整改或关停并转等具体措施。积极鼓励研究和开发节水新技术、新设备,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工业生产要大力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耗水量和污水排放量。积极发展节水型工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加强城镇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
我省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常夏无冬,水资源较为丰富。由于我省水利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水资源利用方面仍存在诸多矛盾: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大,但水的利用率较低;水利工程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局部地区存在工程性缺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我省西部地区在旱季常发生区域性缺水;部分饮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我省属独立海岛水系,水的供应保障立足本岛,遇到缺水,不能进行跨地区调水等。
我省城镇供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市、县盲目建设供水设施,供水设施规模过大,供大于求的情况较为突出,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也使供水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一些市、县“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供水设施的改建或扩建资金长期不到位,供水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影响城镇供水能力及供水质量;城镇供水价格与污水处理收费价格偏低的矛盾有待于进一步理顺。
随着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对城镇供水安全和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安全、可靠地保障城市供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各市、县和各部门要从全局和长远着眼,坚持“开展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综合措施,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科学、合理确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取水次序,为促进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共计3页) 上一页 1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