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行政复议流程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大律师网 2024-02-29    0人已阅读
导读:行政复议是法律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救济手段,旨在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其具体步骤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和执行五个环节。

行政复议流程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1. 申请阶段:申请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法律规定有特殊期限的除外),向作出该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书面复议申请,并附具相关证据材料。此外,也可以通过EMS、挂号信等方式提交,以确保能够证明递交时间。

2. 受理阶段:收到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应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如果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应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3. 审查阶段:受理复议申请后,行政机关应对原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程序进行全面审查。审查过程中,可以要求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单位提交书面答复和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4. 决定阶段:经审查,复议机关应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特殊情况可延长30日)作出复议决定,维持、撤销、变更原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并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5. 执行阶段:复议决定具有法律效力,被申请人应当履行。申请人如果不服复议决定,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若被申请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申请人有权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9条、第17条、第23条、第31条及第32条等条款。

何时可以启动行政复议程序?

行政复议程序的启动通常是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具体而言,当以下条件满足时,可以申请启动行政复议:

1. 有明确的申请人:申请人必须是与被申请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 存在可复议的行政行为:即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强制等。

3. 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依据:申请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有异议,并能提供相应的事实证据或理由。

4. 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人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详细列举了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以及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等情形。

行政复议是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其严谨规范的流程设计体现了公平公正、高效便民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申请人还是行政机关,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行政复议工作的顺利进行。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