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电鱼怎么判刑2024?

大律师网 2024-09-28    0人已阅读
导读:电鱼顾名思义就是使用电瓶或者专门的电鱼机向水里放电,从而让鱼触电的一种捕鱼的方法。 近年来,电鱼、毒鱼、炸鱼等不可持续的非法捕捞方式,给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带来严峻的挑战。就拿电鱼来说,一竿子下去,水里的各种野生动物,哪怕是还没孵化的鱼卵,多半死亡。电鱼是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捕捞活动,是我们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捕捞方法。那电鱼怎么处罚呢?构成犯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大律师网下文为您具体分析。
电鱼怎么判刑2024?

  违反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如电鱼,政府将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并对当事人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若情节较为严重,捕捞工具也会被没收,并可能吊销捕捞许可证。对于情节极为严重者,甚至可能涉及到渔船的没收,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若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条 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第三十八条 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禁渔区或者禁渔期内销售非法捕捞的渔获物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制造、销售禁用的渔具的,没收非法制造、销售的渔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非法捕捞多少斤立案?

  非法捕捞水产品一万公斤以上或者价值十万元以上的。

  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怀卵亲体二千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二万元以上的。

  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捕捞水产品二千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二万元以上的。

  在禁渔区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捕捞的。

  在禁渔期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捕捞的。

  在司法解释中规定,构成上述情况的,应当予以认为刑法第三百四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在内陆水域,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定罪处罚:

  (一)非法捕捞水产品五百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一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怀卵亲体或者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捕捞水产品五十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一千元以上的;

  (三)在禁渔区使用电鱼、毒鱼、炸鱼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禁用方法或者禁用工具捕捞的;

  (四)在禁渔期使用电鱼、毒鱼、炸鱼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禁用方法或者禁用工具捕捞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暴力抗拒、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尚未构成妨害公务罪、袭警罪的;

  (二)二年内曾因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水生生物资源或者水域生态造成严重损害的;

  (四)纠集多条船只非法捕捞的;

  (五)以非法捕捞为业的。

  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根据渔获物的数量、价值和捕捞方法、工具等,认为对水生生物资源危害明显较轻的,综合考虑行为人自愿接受行政处罚、积极修复生态环境等情节,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电鱼怎么判刑2024?”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在上文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相关问题也都可以咨询大律师网,不同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