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监护人需要监护到多少岁?

大律师网 2024-10-21    0人已阅读
导读:监护人需要监护到多少岁?监护人通常需要监护未成年人,直到他们年满18岁。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未成年人有特殊需要,比如身体或精神上的障碍,监护人可能需要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直到成年之后。监护人是指根据法律或法院的指定,负责照顾和保护未成年人或无法自理的成年人(如精神障碍者)的人。监护人有责任确保被监护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和财产安全,并代表被监护人进行法律行为。监护人可以是父母、其他亲属或法院指定的其他个人或机构。中国的监护制度分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两种情况,设定监护人主要有法定和指定两种形式。大律师网下文为您解答。
监护人需要监护到多少岁?

  监护人一般需要监护到被监护人年满十八周岁,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结束。如果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也不需要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对监护人有赡养义务吗?

  通常情况下,被监护人对监护人没有赡养义务。

  监护人一般是父母等长辈对未成年子女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子女的保护人,而被监护人通常是未成年子女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子女,他们不具备赡养监护人的能力或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以上就是关于“监护人需要监护到多少岁?”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在上文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相关问题也都可以咨询大律师网,不同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