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持续性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侵权行为处理 2024-09-18
导读:侵权行为是违法的。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具体来说,包括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侵害身份权的侵权行为、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以及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等。依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侵权行为侵害的是他人合法的利益,违反了侵权责任法和民法的规定。

  持续性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持续性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持续侵权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持续侵权的界定标准主要包括侵权行为的持续性、损害事实的连续性或反复性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有满足这三个方面,才能认定为持续性侵权。

  侵权行为的持续性:侵权行为必须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而非一次性或短暂发生。这意味着侵权行为对权利人的侵害是持续、不间断的。

  损害事实的连续性或反复性:受害人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损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这种损害是连续的或重复的,而非孤立的或偶发的。

  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损害事实的发生或持续存在必须是由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即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是认定持续性侵权的重要条件。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温馨提示〗了解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法律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常识

最新法律知识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