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刑事和民事可以同时立案吗?刑事和民事哪个优先?

大律师网 2022-07-04    100人已阅读
导读:在法律上,除了常见的刑事,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民事。不同的是,刑事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属于民事范畴内的,一般不用承担刑罚,要看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否有达成赔偿协议。这其中还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内容,如果有想要了解的,下面就可以跟随大律师网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刑事和民事可以同时立案吗?

  民事和刑事可以同时立案。同一被告,刑事、民事可以同时起诉,法院按照规定同时进行审判。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刑事和民事哪个优先?

  法律分析:民事责任优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刑事和民事的界限在哪里?

  刑事与民事的界限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其中存在许多方面的不同例如:在调整对象上,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是不特定多数;刑法调整的对象是犯罪主体,是特定的少数;在定义上,民法指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它是一部掌握政权统治地位,保护阶级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的法律;在强制力上,刑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强制力更强等等,从纯粹理论的角度来说,二者有自己独立的逻辑结构,很多刑法学者认为并没有必要区分两者的界限。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想触犯刑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记住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凡事刑法所规定的都是刑事犯罪,反之则暂时不属于刑法的调整范围。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以上就是关于刑事和民事这一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