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担保合同无效情形有哪些?

大律师网 2024-01-22    100人已阅读
导读:担保合同是指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由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为履行债务的保证,并在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其所提供的担保财产或担保信用行使权利的合同。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2024担保合同无效情形有哪些?”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担保合同无效情形有哪些?

  担保合同可能因多种原因而无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形:

  1、主体资格不合格:某些机构或个人可能没有担保的资格,例如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等。

  2、内容违法:担保合同可能因违反法律法规而无效,例如以法律法规禁止流通的财产或者不可转让的财产设定担保。

  3、目的违法:为逃避债务而提供担保,以此作为转移资产的手段;未得到侵占、侵吞国家、集体或他人财产的目的进行担保。

  4、违反公共利益:如果担保合同违反了公共利益,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5、违反担保法的相关规定:例如,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登记对外担保的;为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方投资部分的对外债务提供担保的;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这些情况下担保合同可能无效。

  6、主合同无效:如果主合同无效,则担保合同也可能无效。

  7、当事人双方串通:如果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则保证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外担保合同无效:

  (一)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登记对外担保的;

  (二)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登记,为境外机构向境内债权人提供担保的;

  (三)为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方投资部分的对外债务提供担保的;

  (四)无权经营外汇担保业务的金融机构、无外汇收入的非金融性质的企业法人提供外汇担保的;

  (五)主合同变更或者债权人将对外担保合同项下的权利转让,未经担保人同意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

  【担保合同】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无效会造成哪些后果?

  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将不再承担任何担保责任,债权人无法通过担保物来实现债权。

  2、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对此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意味着,如果担保合同无效,过错方需要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如果债权人无过错,因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造成主合同债权人损失的,担保人应根据其过错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时,如果担保人无过错,则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担保人有过错,则应承担部分民事责任,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

  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2024担保合同无效情形有哪些?”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