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如何防范合同诈骗的发生?

大律师网 2024-01-25    100人已阅读
导读: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时,构成合同诈骗罪,会被处以相应的刑事处罚。关于“2024如何防范合同诈骗的发生?”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如何防范合同诈骗的发生?

  为了防范合同诈骗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资信调查:在签订合同前,对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等进行认真审查,以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2、审查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时,应严格审查合同条款,确保权利、义务对等、条款规范、约定明确,以避免对方利用条款设置骗局。

  3、注意交易过程:在交易过程中,应多留心眼,注意一些反常现象,例如几次交易后突然增加交易量、交接货物时拖延时间、对方人员提供情况相互不符、频繁变换联系方式等等。

  4、核实对方身份:对于首次交易的对象,应通过查验身份证或前往工商局查询资料来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和单位行骗。

  5、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及金融系统资源:在交易过程中,如果碰到对方以房产、货物、票据作为抵押的情况,应该尽快通过房产、银行等部门核实用来抵押物品的真实性及是否重复抵押,降低受骗几率。

  6、避免收取“远期支票”:对于不熟悉的购货人,应尽量避免收取其开出的“远期支票”,因为这可能是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合同诈骗如何定性?

  合同诈骗的定性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方面: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通过实施欺诈行为,意图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处分财物获利。

  2、客观方面: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这通常表现为行为人提供虚假主体信息、虚构合同标的物、虚构履约能力等手段。

  3、客体: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4、主体: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

  以上是关于“2024如何防范合同诈骗的发生?”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