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的规定包括以下内容:
1、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无障碍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等。
2、无障碍设施应当考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需求,如安装扶手、坡道、盲文标识等。
3、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并与周边的无障碍设施相衔接。
4、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交通运输设施、城乡道路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应当符合规定和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5、无障碍设施应当保持完好、安全、畅通,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6、残障人士在使用无障碍设施时应当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损坏设施或者影响他人使用。
7、政府和社会应当鼓励和支持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公众的无障碍意识。
法律依据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一条
为了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制定本条例。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为便于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所进行的建设活动。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三条
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应当征求残疾人组织等社会组织的意见。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三条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当符合残疾人的实际需要。
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道路、交通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规定,逐步推进已建成设施的改造,优先推进与残疾人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
对无障碍设施应当及时维修和保护。
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无障碍设施不符合标准可能会受到以下处罚:
1、由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罚。
2、如果无障碍设施不设标志标识,最高将被罚款5万元。
3、无障碍设施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未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无障碍设施标志标识,或者未对无障碍设施及其标志标识进行保护、维修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三十三条
无障碍设施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对无障碍设施未进行保护或者及时维修,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维修;造成使用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无障碍设施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是关于“2024无障碍设施有哪些规定?”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