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事实收养中未明确的财产赠与应遵循何种法律原则?

大律师网 2024-03-01    100人已阅读
导读:在事实收养关系中,未明确的财产赠与问题涉及到民法中的赠与合同、抚养协议以及法定继承等多个法律原则。由于事实收养在我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合法行为,但法律仍对相关权益予以保护和调整,在处理此类财产争议时,应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及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事实收养中未明确的财产赠与应遵循何种法律原则?

1. 赠与合同:若事实收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抚养人有向被收养人赠与财产的行为或者意愿,即使没有明确的赠与协议,法院通常会根据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和实际行为来推定是否存在赠与关系,适用《民法典》关于赠与合同的相关规定。

2. 抚养协议:虽然事实收养无正式的收养手续,但如果抚养人在抚养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财产,可视为履行抚养义务的一种方式,这种情况下,如果抚养人死亡后未明确遗嘱处分这部分财产,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可以视为对被抚养人的间接赠与或应当按照扶养关系进行适当分配。

3. 法定继承:在无法确定为赠与或其他约定的情况下,当事实收养关系中的抚养人死亡且未留下遗嘱时,被收养人可能依据《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和条件,享有相应的继承权。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至六百六十一条(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至一千一百三十二条(关于法定继承的规定);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二条(涉及抚养关系的财产纠纷处理原则)。

非法定收养关系中的财产继承权如何确定?

非法定收养关系中的财产继承权问题较为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合法的继承人主要包括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由于非法定收养未经过法律程序,因此在法律上,非法定收养关系中的“养子女”并不被直接视为法定继承人。

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情况下非法定收养关系中的“养子女”都无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没有法定继承人或者法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遗产,如果有遗嘱并且明确指定了非法定收养关系中的“养子女”为继承人,那么该“养子女”可以根据遗嘱继承遗产。另外,如果非法定收养关系中的“养子女”长期与被收养人共同生活,形成了事实上的抚养关系,并且对被收养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那么在处理遗产时,应当参照法定继承的规定,适当分给其一定的遗产。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配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非法定收养关系中的财产继承权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参考遗嘱、实际抚养关系以及尽到赡养义务的程度等因素来综合确定。

事实收养中财产赠与的有效性如何认定?

事实收养是指未经过法定程序,但实际存在长期稳定的抚养、教育、保护等关系,被社会公众所认可的收养行为。在事实收养关系中,赠与财产的行为应当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来认定其有效性。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1042条,收养关系的成立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并办理相关手续,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事实收养关系,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予以承认和保护。在此前提下,赠与财产的行为应当视为是基于抚养义务或者因对被收养人的关爱而进行的财产转移。

其次,《民法典》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第657-664条)指出,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赠与合同自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只要赠与人在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下,自愿将财产赠与给事实收养中的“养子女”,且该赠与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种赠与行为就应当视为有效。

由于事实收养本身并未经过法定程序,所以在认定财产赠与的有效性时,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赠与人的真实意愿、赠与行为发生的时间、赠与财产的价值以及是否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等。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2条: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57-664条: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条:对于符合收养条件的事实收养,可以按照收养关系对待。

事实收养中的财产赠与,若能体现赠与人的真实意愿,并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一般应认定为有效。但由于事实收养的特殊性,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个案分析。

对于事实收养中未明确的财产赠与问题,我国法律虽无直接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运用赠与合同、抚养协议以及法定继承等相关法律规定,遵循公平、诚信及保障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裁决。建议当事人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尽量通过明确的书面协议等方式确保自身权益,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别担心!大律师网为您提供专业律师咨询服务,快速解决您的困扰。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