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无偿还能力时如何处理?
1. 债务人无偿还能力,即通常所说的破产情形,我国《企业破产法》对此有明确规定。首先,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启动破产程序。法院受理后,将进入破产清算或者重整阶段。
2. 在破产清算阶段,由管理人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并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债权人需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或管理人申报债权,经确认后的债权将在破产财产分配中按法定顺序受偿。
3. 若债务人具备重整可能,法院也可以裁定其进行重整,债权人此时可参与重整计划的制定与表决,通过调整清偿条件、延期还款等方式实现债权回收。
4. 如果债务人为自然人且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不能的情形,债权人可根据《个人破产法》相关规定申请执行转破产,进而参与个人破产程序。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七条至第九条(关于破产原因及申请破产的规定);第四十四条至第五十九条(关于债权申报的规定);第七十条至第七十一条(关于破产重整的规定)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破产法》(若适用)。
对方恶意逃避债务如何追讨?
在面对对方恶意逃避债务的情况时,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追讨:
1. 申请支付令:对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没有争议的案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债务人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异议且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据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 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权人可依法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债务人偿还债务。若债务人有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的行为,还可以一并请求撤销其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
3. 申请财产保全:为防止债务人在诉讼过程中转移、隐匿财产,债权人可以在起诉前或起诉后,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由法院依法对债务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
4. 执行程序:一旦获得胜诉判决,但债务人仍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进入执行程序,由法院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以清偿债务。若发现债务人存在恶意逃避行为,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机关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关于支付令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至第三十五条(关于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关于诉前财产保全的规定)及第一百条(关于诉讼中财产保全的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关于生效裁判文书执行的规定);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
面对债务人无偿还能力的情况,债权人应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通过合法途径参与到破产程序中,确保债权得到公正、公平的处理。同时,也应注意及时关注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和经营动态,以便于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整个过程中,建议债权人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在整个法律程序中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