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审计程序有哪些具体步骤?
1. 接受审计委托:审计机关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审计范围、目的等内容。
2. 制定审计计划:在接受委托后,审计人员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点,并据此制定详细的审计实施方案。
3. 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审计人员按照审计计划,通过查阅资料、访谈调查、实地盘点等多种方式获取审计证据,并对其充分性、适当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4. 形成审计结论:基于收集和评价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等发表审计意见,形成初步审计结论。
5. 编制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应依据审计结论撰写审计报告,详细列明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审计建议等内容,并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审计意见。
6. 后续跟踪处理: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审计机构应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反馈并要求其整改;必要时,还需向上级审计机关或有关监管部门报告,并关注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与改进情况。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均有明确规定。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要求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是一项法定要求,其核心目的是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公平交易。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对其年度财务报告进行独立审计,并公开披露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以确保市场参与者能够基于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做出投资决策。
审计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等,并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明确表达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判断,以及该判断的基础。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年修订)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应当按照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定期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并将其置备于公司住所、证券交易场所,供公众查阅。”同时,该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应当按照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将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的公司注册资本实收情况及历次变化情况……连同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出具的审计报告,一并报送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备案。”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等相关审计准则规定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二十条规定:“年度报告应当记载的内容包括……(三)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上述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符合《证券法》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是法定的强制性义务,违反相关规定可能导致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定审计程序旨在规范审计行为,保障审计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应当熟知并理解这些程序,以便在涉及审计事项的法律服务中,为客户提供准确、专业的法律指导和建议。同时,各类企事业单位也应当严格遵守法定审计程序,以确保自身经营活动合法合规,提升管理水平和公信力。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参考答案。如仍无法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指导。我们承诺5分钟快速响应,并致力于提高问题解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