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人失踪后的报警时间与失踪者的年龄、失踪原因、失踪时间、是否有侵害迹象等因素相关。具体来说:
1、如果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或者失踪原因不明且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可以报警。
2、如果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或者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或者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或者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那么这些情况都可以立即报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立案监督】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失踪立案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有证据证明失踪人员有失踪的事实。例如,有证据证明该人已经离开其住所或居所,或者在意外事故中下落不明,没有任何音讯。
2、失踪时间达到法定要求。根据不同情况,失踪时间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对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或者失踪原因不明且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可以立案。对于因病理性原因迷途走失、有严重残疾的、18岁以下未成年人或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有其他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受理并立案。
3、报案人必须是与失踪人员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例如,失踪人员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以及与被宣告失踪的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民和法人。
4、有证据证明失踪人员可能受到侵害。例如,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或者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或者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或者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等。
以上是关于“2024人失踪多长时间才可以报警?”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