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土地使用权转让属非法行为?
1. 未经合法程序转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如签订书面合同、向相关部门申请变更登记等。未经批准擅自转让或者未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过户手续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均属于非法。
2. 违反土地用途管制: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3条和56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人在使用土地时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若在转让过程中改变土地用途,且未经审批机关批准,则该转让行为无效,属于非法行为。
3. 未支付相关费用或税费: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土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中,应当依法缴纳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如果转让方未履行上述义务,其转让行为也将被视为非法。
4. 违反合同约定: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并严格履行合同条款。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约定,例如在限制转让期限内提前转让,或者违反关于土地使用的特殊约定等,这样的转让行为也属于非法。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3. 《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有何具体表现形式?
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未经合法程序擅自将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以牟利为目的进行转让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 无权处分:不具有土地使用权的人,或者虽然拥有使用权但未经批准,擅自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他人。
2. 越权处分:土地使用权人在超出其权利范围或未履行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如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就转让土地使用权。
3. 非法获利:通过虚构交易、抬高价格等方式,以明显超过实际价值的价格转让土地使用权,以此获取暴利。
4. 违规操作:例如,将农业用地非法转为建设用地并进行倒卖,或者在集体土地上建设商品房后进行销售等。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了房地产不得转让的几种情况,其中包括“未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等情况。
3. 《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规定:“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以上行为均属于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的具体表现形式,依法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任何未经合法程序、违反土地用途管制、未支付相关费用或税费以及违反合同约定的转让行为,都将被认定为非法。无论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方还是受让方,都应当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的合法性,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供参考,若无法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请直接咨询专业律师。我们提供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