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提供帮助给明知拐卖妇女儿童者,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大律师网 2024-03-25    100人已阅读
导读:在法律体系中,为明知拐卖妇女儿童者提供帮助的行为属于犯罪共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该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被拐卖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因此会受到严厉打击。

提供帮助给明知拐卖妇女儿童者,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明知对方从事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帮助,如提供资金、物资、信息支持,或者协助其藏匿、转移被拐卖者等,构成了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共同犯罪。对于此类犯罪行为,不以其直接参与实施拐卖行为为限,只要在主观上存在故意,并在客观上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即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明确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五)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六)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同时,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也对此类行为进行了明确,其中指出,明知他人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而为其提供用于犯罪的资金、场所、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网络技术支持等帮助,或者为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隐匿处所,构成犯罪的,依照各共同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拐卖妇女儿童罪中,从犯的刑罚有何规定?

在刑法中,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对被拐卖者的人身自由和基本人权造成严重侵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对于此类犯罪,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从犯,其刑罚应当按照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犯罪情节的轻重来确定。虽然从犯相对于主犯来说,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较小,但并不意味着其可以逃脱应有的法律责任。法律规定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这必须是在考虑其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后做出的决定。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明确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在此条款下,对于参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从犯,也将依据上述规定予以量刑,但在具体裁量时会考虑到其从犯的地位与作用,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拐卖妇女儿童中,被害人同意是否构成犯罪?

在刑法体系中,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一项严重的刑事犯罪,其犯罪构成并不以被害人的主观意愿(即是否同意)为转移。即使被害人出于某种原因“同意”被拐卖,这并不能改变行为人实施了拐卖行为的本质,更不能豁免其刑事责任。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核心在于行为人通过欺骗、胁迫、绑架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违背他人的意愿,控制并出卖他人以获取非法利益。此罪行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同时也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无论被害人是否同意,只要行为人存在拐卖的故意,并实施了拐卖行为,就构成了拐卖妇女、儿童罪。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这里的规定并未提及被害人同意可以作为免责事由。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对任何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收买、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均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受被害人“同意”与否的影响。拐卖妇女、儿童罪不因被害人同意而排除犯罪性,行为人仍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明知对方是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仍提供帮助的行为,将会被视作犯罪共犯,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在此提醒广大公民,务必遵守法律法规,坚决抵制并积极举报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是您解决法律问题的利器!在这里,您可以关注3万+注册律师的日常科普,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遇到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