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保护伞涉及哪些法律责任?

大律师网 2024-03-25    100人已阅读
导读:"保护伞"一词在法律语境中通常指的是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庇护或便利,从中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涉及到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

保护伞涉及哪些法律责任?

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公职人员涉及“保护伞”行为,可能构成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例如,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2. 行政责任:对于非刑事违法行为,如违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相关法规,可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3. 道德责任:在职业道德层面,公职人员的“保护伞”行为也违反了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可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职业协会的道德惩戒。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受贿罪)、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六条至六十一条(公务员的处分规定)。

司法人员涉黑怎么惩治?

司法人员涉黑,即司法工作人员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违反了普通的刑法规定,还严重破坏了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对于此类行为,我国法律采取严厉的惩治措施。

首先,司法人员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更不能参与任何违法活动,包括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一旦涉及,将面临刑事责任。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包括司法人员,如果涉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不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还可能受到政务处分,如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最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法官、检察官如果涉黑,将被依法撤销职务,丧失法官、检察官资格,并可能接受进一步的刑事追究。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罪,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二十七条:公职人员涉黑涉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第四十二条:法官、检察官有违法行为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涉黑财产如何追缴?

对于涉黑财产的追缴主要遵循"打财断血"的原则,即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这涉及到刑事诉讼法、刑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多个法律层面。首先,涉黑财产被视为犯罪收益,根据我国刑法第64条,对于犯罪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其次,刑事诉讼法第298条规定,对于涉嫌犯罪的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发布的《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也对此进行了详细规定。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4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98条:“对于涉嫌犯罪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查封、扣押、冻结,并制作笔录、清单,随案移送。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并制作清单,附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

3. 《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18〕38号):该意见明确指出,要依法全面、准确、及时地查封、扣押、冻结、追缴黑恶势力犯罪的涉案财产,防止其转移、隐匿,彻底铲除其经济基础。追缴涉黑财产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公正、公平,同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保护伞"行为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我国法律对此有严格的规制和严厉的惩罚。任何公民,尤其是公职人员,都应恪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不得滥用权力,否则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束手无策?大律师网是您的救星!我们汇聚了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各种法律疑难。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