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同意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的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的同意并签字。如果医生在没有得到患者或其家属明确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了医疗行为,尤其是涉及到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等可能对患者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那么就可能构成侵权。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
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
医疗事故赔偿程序具体包括哪些步骤?
医疗事故的赔偿程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确认医疗事故:首先,需要通过医疗鉴定机构对事件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 赔偿协商:如果确认为医疗事故,患者或其家属可以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要求赔偿。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快捷的解决方式。协商不成,可以进入下一步。
3. 申请调解:如果协商未果,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6条,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再次鉴定。
4. 诉讼解决:如果调解无效,患者或其家属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5. 执行判决: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做出判决,医疗机构需按照判决结果进行赔偿。
引用法条: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年修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年通过,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以上步骤可能会因具体情况有所调整,例如,如果涉及重大医疗事故,可能还会涉及到刑事责任的追究,但那属于另一个法律程序。在整个过程中,患者或其家属有权寻求法律援助,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医疗事故赔偿中,能否主张子女抚养费或老人赡养费?
医疗事故导致的损害赔偿是根据《侵权责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的。在医疗事故中,如果受害人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其子女的抚养费和老人的赡养费是可以主张的。这是因为这些费用属于受害人因医疗事故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一部分,也是其家庭成员因受害人的损失而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
引用法条:
1.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这里的“死亡赔偿金”可以涵盖对受害人家属的生活保障,包括子女的抚养费和老人的赡养费。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指出:“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这意味着,如果受害人因为医疗事故无法工作或者去世,其抚养和赡养的人有权主张相应的费用。根据法律,子女的抚养费和老人的赡养费在医疗事故赔偿中是可以主张的,并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未经同意的医疗行为在法律体系中被视为一种可能的侵权行为,因为它可能侵犯到患者的健康权和身体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进行任何医疗活动时,都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以避免可能的侵权纠纷。如有此类情况发生,患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