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标准计算方式多样,首要的是按权利人实际损失赔偿。
当权利人实际损失难以计算时,可按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益赔偿。比如在商标侵权案件中,侵权人通过销售假冒商标产品获取利润,这部分利润可通过侵权产品销售总数乘以单件合理利润计算。
若实际损失与侵权获利均难以确定,对于专利侵权,可参照专利许可费的1-3倍确定赔偿额;著作权和商标侵权虽较少采用此方式,但在符合条件时,也可参照该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在实际损失、侵权获利、许可费均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法院会综合侵权行为情节、性质等因素酌情判决。著作权侵权法定赔偿最高可达五百万元;商标权侵权法定赔偿最高为五百万元;专利权侵权法定赔偿一般在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 。
一旦发现知识产权被侵犯,首先要做的便是收集证据。需收集能证明自身知识产权归属的材料,如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作品登记证书等;同时,要留存侵权行为的证据,像侵权产品实物、销售侵权产品的宣传资料、交易记录、网页截图等。
接下来可尝试与侵权方协商。以书面函件或直接面谈的方式,明确指出对方的侵权行为,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协商过程中,注意保留沟通记录,若能达成和解,可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若协商无果,权利人可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商标侵权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该部门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处以罚款。
当行政投诉无法解决问题,或侵权行为较为严重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有力的维权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权利人可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