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精神损害赔偿金无固定统一标准,需综合侵权人过错程度、侵害情节、行为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司法实践中,赔偿金额通常分为两类:
人身权益侵害:根据损害严重程度,赔偿金额从2000元至5万元不等,具体分为四至五个档次,如普遍性精神损害赔偿分8000元、6000元、4000元、2000元四档;
特定物侵害:因故意或重大过失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赔偿金额由法院结合物品情感价值、侵权行为恶劣程度等因素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以下三类情形:
人身权益侵害:自然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及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受非法侵害,造成严重精神损害;
身份权益侵害: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近亲属间亲属关系严重受损;
特定物侵害:因故意或重大过失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造成物品永久性灭失或毁损,导致所有权人严重精神损害。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精神损害赔偿金通常不可继承。
其立法目的在于抚慰受害人本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精神痛苦,具有专属人身属性,权利主体限于受害人本人。
受害人死亡后,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随之消灭,近亲属不得以继承人身份主张赔偿。
但赔偿金在受害人生前已转化为具体财产形式(如存款),且未明确处置方式的,可能按遗产继承规则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以上则是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