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美说,越来越多年轻夫妇选择离婚,并不是年轻人早婚思想不够成熟所致,而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不断在改变。
“年轻夫妇动辄离婚,主要是‘合则来,不合则散’的思想心态抬头。今日社会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女性比过去更独立自主,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制或依赖丈夫。这也因为旧社会的女性,离婚总遭人议论,而新时代的女性完全不理会别人的眼光,也不会把离婚当成是一种羞辱。社会的歧见固然还存在,但是相比之下,已经没有过去那么明显了。”现代人离婚越来越冷静给自己机会早点重新来过
有些当事人一边申请离婚,一边已经有了新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了。刘美美说:
“他们都希望尽快解决,重新给自己一个机会,创造另一段美好的生活。老一辈的人思想较不同。在过去的保守社会里,许多夫妇虽然感情已经出现裂痕,但是妻子为遵守妇道,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等孩子长大之后才来为自己打算,所以夫妇到了五六十岁才申请离婚是常有的事。新时代年轻人的想法不一样了,他们觉得趁年轻,给自己多一个机会重新再来。”现代人离婚较过去冷静
所幸的是,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现代的离婚案件已经越来越“冷静”。
刘美美说,在妇女宪章法令下,女性在本地特别受到保护,但是趋势显示,越来越多——尤其年轻女性,都选择不要赡养费。她说:
“经济独立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她们要彻底脱离之前的那段婚姻,完全断绝任何关系。要不然每个月要见面一次领赡养费,纠缠不清。有者则选择一次过领取一笔数额,大家不拖不欠。”婚前协议书本地不承认
爱情的船不小心触礁,当事人的反应有一些是千古不变的,最常见的是:矛头永远指向对方。如果丈夫有外遇,则怪老婆忽略不够关心。总之,各有各的理由。当离婚当事人不能取得共识时,往往就得对簿公堂。
在西方,越来越多情侣因为担心婚后的种种未知数,为了预防日后闹离婚的琐琐碎碎,因此流行签署婚前协议书(Pre-Nuptial Agreement)。
刘美美解释说,在新加坡,婚前协议书并不受法律承认,所以没有任何制约作用。
“寂寞”被认为是英文字典里最绝望的一个词汇,任何年龄、种族、经济地位或智商,都懂得寂寞难耐,所以造物主在创造地球万物之后,还给亚当造了个伴侣。
然而,曾经不能一天没有对方,最后却落到不愿多看对方一眼。真正到了不得已的时候,谁是谁非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必须认同事情已经发生,日子还得继续。保持理智,让离婚的不幸和痛苦减少到最低,也减少不必要的费用。
刘美美说:“本地初庭的网站其实做得很不错,提供了不少相关的资讯,包括离婚手续,也包括婚姻辅导、辅助小组、宗教组织的资料,以及各种仲裁管道等等。”
离婚应该是别无选择的抉择,可避则避。也许,懂得离婚的代价,想离婚的人会认真考虑其他解决方法,甚至寻求仲裁和解;抑或,有关当局若考虑把离婚的费用再往上调,也许会让一部分想离婚的人三思,再三思。
新华网 黄子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