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什么是裁员

大律师网 2016-09-16    0人已阅读
导读:33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那么关于裁员法律有哪些规定呢?小编将为您详细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七条规定: “
33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那么关于裁员法律有哪些规定呢?小编将为您详细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七条规定: “用人单 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一是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 “法定整顿期间”指的是企业为了恢复清偿的能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和《》的破产程序进行债务调整和企业整理的一种再建型破产制度。

二是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确需裁减人员的,可以裁员。

裁员是集中的辞退员工,所以某些与个别员工解除的条件不在适用。同时由于裁员往往牵涉面较大,因此在程序上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由于裁员是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的,劳动者没有过错,因此如果劳动者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就不得被裁减:

(一)患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看完还有疑问?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更多征地拆迁问题,请委托律师为您专业解答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