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欺诈
网络欺诈一直是电子商务的大敌。其行为主要表现有:
1.通过域名的恶意抢注、盗用, 进行不正当竞争误导网上消费者
域名作为一种与商标、企业名称、字号相同的新型知识产权,有着功能性的识别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网上消费者选择服务或商品的重要依据。由于网络的隐蔽性等特点,在网上打着知名企业的牌子,进行诈骗有着很大的诱惑性,消费者极易上当受骗。
2.虚假广告
网络的虚似性、开放性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提供了方便。某些商家利用互联网监管难度大、隐蔽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大量制作虚假广告进行欺诈。(二)知情权难以保证
知情权是消费者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一项重要权利。然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消费者大多时候只能从网上商店提供的内容中获取有关商品的信息,其对商品信息的了解都是缺失的。
(三)消费者隐私权极易受到侵犯
绝大多数的消费性网站都要用户提供姓名、邮箱地址等个人资料后成为会员资格,以此获得更多的服务。这样,顾客的个人资料就容易为欺诈、盗窃、黑客破译用户密码等非法活动提供了线索,危及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使得网络消费者隐私权受到严重侵害。
(四)网络消费格式合同的公平性难以保障
在网上购物中,商家往往采用格式合同,以简化交易过程。由于其条款完全由商家制定,难免会存在一些违犯公平合理、等价有偿原则的条款,消费者一旦点击“同意”按钮,就等于接受了这些条款。这些条款往往文字较小,内容又较多,因此消费者往往不仔细看就点击接受。
(五)网络消费合同不适当履行问题
这类表现多为:1、延迟履行:网络购物的物流配送级慢是很普遍的事情, 出于某些原因,经营者向消费者承诺的交货日期难以兑现;2、暇疵履行:网络消费者在认购商品并发出货款后, 经常出现实际交付商品与购买时不一致的情况;3、售后服务无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