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无标底招标中存在的错误认识
1.彻底否定定额,取消定额
当前有的人由于对“无标底”招标认识和定位上的偏差,产生了过激行为,从原来的绝对标底、绝对尺度,一下子完全否定了标底及其作用,以致于产生不编标底,提出取消定额,否定整个计价依据体系和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等错误做法和说法。
定额是用来控制工程的投标造价、期望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判别某个中标价格是否真正反映了企业个别成本与社会平均成本的价格差异的有效工具,是计算建筑产品的企业个别成本的依据和判别某个报价是否低于企业成本底线的明确标志,是度量行业社会平均成本的法规依据,是国家进行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
2.“无标底”招标可以有效防止腐败
有人认为,只要实行了“无标底”招标,就可以有效防止腐败。其实不然,施行“无标底”招标,仍会产生以下情况的腐败现象:
一是投标人相互串标,哄抬标价,私下分赃;
二是业主与投标人串通在一起,搞假招标,明招暗定,甚至有的业主暗示个别投标人先以大幅度降低报价获得中标,而后又利用设计变更等手段改变原有报价,从中获得好处;
三是由于“无标底”招标,业主随意压价,而出现低于成本报价而中标,从而在客观上迫使承包商不得不采取非法手段侵吞国家财产的腐败现象;
四是由于“无标底”招标或仅对间接费率招标、投标报价。完全采取承包商自主报价或自定费率形式,现行的计价依据、取费标准、计价方法和程序不再对其产生约束作用,从而使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和审计、监督部门失去对工程造价的监督和控制,造成投资项目的成本大大增加,甚至大大超过按现行计价依据计算的工程造价,其结果不言而喻。
3.以低价中标不会影响工程质量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法律、法规还有未全面贯彻和自身不健全的客观现象、业主和承包商这两个市场主体行为还不规范、法制观念也不强的情况,实行无标底招标,低价中标,其结果将会是业主一味的追求低价,并附加诸多苛刻条件;承包方一味追求先中标,不顾成本多少拼命降价,迎合业主的需要,其结果要么是工程无法正常进展,要么是偷工减料,严重影响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