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关于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看保证期间

大律师网 2016-12-19    0人已阅读
导读:【借款保证期间】关于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看保证期间 1990年7月30日建行宝坻支行与外贸冷冻厂签订了一份更新改造措施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0年8月1日起至1993年12月20日止,但合同中未约定借款利

【借款保证期间】关于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看保证期间

1990年7月30日建行宝坻支行与外贸冷冻厂签订了一份更新改造措施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0年8月1日起至1993年12月20日止,但合同中未约定借款利息。同时金星进出口公司(原天津食品进出口公司)在担保方处盖章。合同第六条约定:担保单位保证按本付息,借款到期后,如借款方未偿清本息,由担保单位保证在接到贷款方通知后的三个月内代为偿还。合同签订后,建行宝坻支行依约履行了放贷义务但合同到期后,借款人及担保人均未能履行还款义务。建行宝坻支行分别于1994年11月28日、1996年4月29日、1997年12月30日、1999年9月20日发出催收贷款通知书。

1999年11月20日,建行宝坻支行将截止1999年9月20日的贷款债权本金100万元以及利息265,755.40元、催收利息1,012,012.75元转让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天津办事处,并通知了借款人。2001年9月13日信达资产天津办事处委托天津市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向借款人及保证人送达《债务催收通知书》,要求其履行还款责任。2003年4月22日信达资产公司天津办事处与本案天津佳欣商贸有限公司签订《债权转让书》,信达资产公司办事处将其享有的对外贸冷冻厂债权本金及相应的利息297.24万元转让给天津佳欣商贸有限公司。天津佳欣商贸有限公司于2003年5月10日向二债务人发送了债权担保转让通知书。2003年6月2日信达资产公司在天津日报上公告刊登上述债权转让通知。截止2003年3月20日借款人尚欠天津佳欣商贸有限公司借款本金人民币1,000,000元,利息1,972,400元未还。

【法院审理】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借款合同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也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应确认有效。当事人均应依约履行。建行宝坻支行与信达资产公司之间债权转让系根据国家金融政策进行,也属合法有效。信达资产公司与天津佳欣商贸有限公司签订的《债权转让书》,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符合法律规定,也应确认有效。天津佳欣商贸有限公司及信达资产公司将债权转让情况通知了二债务人,履行了通知的义务。因此,本案天津佳欣商贸有限公司作为债权受让人依法取代原合同中的债权人成为原合同新的债权人,有权要求原合同的债务人向其履行合同义务。宝坻外贸冷冻厂理应承担偿还借款本息的民事责任。对于金星进出口公司提出担保期已过时效,应当免除担保责任的主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 担保法 生效前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期间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对于主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但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债权人可以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因债权人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向主债务人宝坻外贸冷冻厂主张了权利,主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另外本案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宝坻外贸冷冻厂不能按期还款,由天津食品进出口公司负责还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担保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的适用和保证方式问题的批复》第二条的规定,应视为连带责任保证。对于合同中未约定借款利率,依据相关规定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计付利息,且外贸冷冻厂在建行宝坻支行的催收通知书中对利息数额予以确认。因此,对债权人主张的利息应予确认。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条、第一百零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缺席判决:一、被告天津市宝坻区外贸冷冻厂给付原告天津佳欣商贸有限公司借款本金人民币1,000,000元及相应利息。二、被告北方国际集团天津金星进出口有限公司对上述给付事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本案保证人北方国际集团天津金星进出口有限公司提起上诉。理由如下:一、一审判决错查、漏判本案争议事实,导致认定事实错误。1、对本案担保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期限为三个月,一审判决未予以认定。2、由于债权人已依合同约定于1994年11月28日催还贷款通知书的形式向保证人主张过权利,故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诉讼时效已开始计算。3、1994年11月28日及1996年4月29日的通知书是分别发给上诉人及天津市宝坻区外贸冷冻厂的,而上诉人只收到了1994年11月28日的通知书,1996年4月29日的通知书上诉人未收到,1997年12月30日和1999年9月20日的通知书只是向天津市宝坻区外贸冷冻厂主张权利,而未向上诉人主张权利。4、保证人在承诺承担保证责任时,承诺的保证范围为100万元,而事后,债权人向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同意对主合同的内容作出变动,对加重部分保证人不应承担保证责任。5、本案一审过程中的鉴定结论与鉴定要求不符,应该重新鉴定。二、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1、最高法院(2002)144号通知,不适用于本案,该通知适用范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的;第二,债权人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二者缺一不可。本案中,诉争三方在保证合同中订有明确的保证期限。另外,债权人已于1994年11月28日向保证人主张过权利,各方对此均予以确认。因此,本案中关于保证责任的争议,不适用144号通知。一审判决适用144号通知判决本案应属错误。2、由于本案争议发生在《担保法》生效前,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的规定。本案债权人自1997年2月28日后从未向保证人主张过权利,仅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故保证的诉讼时效在1997年2月28日前从未发生中断、中止情况。因此,保证的诉讼时效已完结,上诉人不应再承担保证责任。3、关于本案的保证范围,上诉人承诺的保证范围为100万元,而事后,债务人对债权人提出的利息数额的确认并未经保证人同意,因此,保证人对他们双方增加的利息数额由于加重了保证人的债务金额,不应承担保证责任。4、本案的保证方式应为一般保证,一审判决认为是连带责任担保是错误的。

被上诉人天津佳欣商贸有限公司辩称:一、借款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期限不明。合同约定保证人在接到还款通知后的三个月内负责还款,并未约定超过三个月就可以不还款。上诉人认为保证期限仅为三个月,是错误的。二、被上诉人未向上诉人主张过权利。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天津分行宝坻支行1994年11月28日仅是向被上诉人天津市宝坻外贸冷冻厂发出《催还逾期贷款通知书》,主张债权。三、本案借款利益的数额已经过债务人的确认,上诉人应当在此数额内承担责任。《借款合同》第六条还写明保证人担保贷款按期还本付息,贷款到期后,借款方如未清偿本息,由保证人代为偿还,上诉人作为保证人应当明确了解是对本金和利息作担保,因此上诉人的保证范围应当包括利息。四、一审鉴定结论是正确的,证明债权人在时效内向借款人主张了权利。五、上诉人的保证方式为连带保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担保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的适用和保证责任方式认定问题的批复》的规定,本案保证人承诺在债务人不按期偿还贷款的情况下,在接到债权人通知后的三个月内向债权人履行保证责任,因此,不能推定为一般保证,应认定为连带保证。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专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