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国家赔偿时效的制度

大律师网 2017-01-19    0人已阅读
导读:国家赔偿,又称国家侵权损害赔偿,是由国家对于行使公权力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活动。 时效,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将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的制度,该一定的时间称为时效期间或时效期限。时

国家赔偿,又称国家侵权损害赔偿,是由国家对于行使公权力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活动。

时效,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将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的制度,该"一定的时间"称为时效期间或时效期限。时效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取得时效,又叫占有时效,凡一定事实状态经过一定时期的持续即取得权利的,叫取得时效。取得时效主要对物权而言,它总与财产所有权、占有权相关联。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行使请求权将依法丧失诉请法院保护的实体意义上的诉权的制度。

《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据此,我国国家赔偿时效包括以下内容:

1、时效期间一律为两年。

2、国家赔偿时效期间不是从受害人受损害之日开始计算,也不是从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而是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计算。这是国家赔偿制度在时效起算方面的特色。

3、国家赔偿中存在诉讼时效的中止

我国的《国家赔偿法》规定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两种国家赔偿。

1、行政赔偿范围:

《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了行政赔偿的范围:

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

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2、刑事赔偿范围

《国家赔偿法》第十五、十六条规定了刑事赔偿的范围: 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