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招投标】物业管理招投标市场完善的建议
1、培育物业招投标市场机制
物业管理招投标市场机制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招标人的规范和诚信,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尊重投标人的知识产权和劳动。特别是招标人要是由业主委员会来实施的话,主管部门就有责任和义务对他们进行业务知识的传授和指导,不能只监督程序,听之任之的选择;其次投标人由于观念的滞后和利益的制约,往往会有些非规范化的行为,甚至个别物业企业缺乏业务知识和市场经验,脱离实际的承诺。这样不成熟的投标人,不仅不利于物业服务的提高,反而扰乱市场机制秩序,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引导这些投标人转变观念,用自己的服务和经营能力取得市场;第三主管部门应培育和营造物业管理招投标市场环境,通过引导物业企业练好内功,凭企业品牌效应和整体实力去参与市场竞争,制定和完善招投标法规制度,把招投标工作引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机制,为开发单位、业主选择合适的物业企业提供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2、规范招投标过程的行为
虽然目前已有了前期招投标文件,但通过业主委员会招投标的形式较为混乱,引发的矛盾也多。因此,首先规范招投标文件才是开展招投标工作的基础,有了规范招标文件,投标人才能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完整数据制作投标书;其次是公平、公正的评审,现在不少地方都已建立了物业管理评审专家库,主管部门应每年对专家人员定期培训,调整专家库人员,让一些真正懂业务的人员补充进来,同时建立专家业务能力的诚信档案,设计一套评标软件,网上背靠背独立评审;评标答辩时,提问应重点放在投标书的答疑上,这样就需要物管企业的项目经理了解自己的投标书的内容,杜绝投标书的格式化文本。为了全面了解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建议建立物业管理知识专题库,随机选题考核,有效地防止找熟人、走门子的不正之风。
3、体现招投标工作公开原则
现在评标的过程投标企业是无法看到的,这样就使投标人失去了平等地位的资格,失去均等竞争的机会。因此整个招投标过程公开化,包括招标、投标、评审等每个程序的公开。评标过程应制定评标标准,对照标准加减分数,每个专家评审投标书后加上对投标企业标书的评语签上姓名,把评语反馈给投标企业,让他们知道自己失利的原因,有利于今后投标时提高自己,同时也能体现专家个人的业务能力。这样去体现公开原则,才能真正的达到公平、公正的效果。
4、进一步加强评标的监督
在评标时发现评标专家比例不恰当,评标有失公正现象,应该有一个专业的权威监督机构及时发现和更正。虽然不少地方评标过程有公证处参与,毕竟专业性不强。建议发挥物业协会的职能,由他们组建一个专业性、中立性和权威性的评标监督机构,配合主管部门监督该项工作的开展,一旦发现专家评审和企业有违反招投标行为的,可以作出相应的处理;对于未中标企业提出的异议由他们组织复评,这样会有助于招投标市场的公平、公正。
当前,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的积极开展,标志着物业管理的意识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增强。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使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更加健康发展。物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只有在服务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企业才能拥有市场,才能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