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关于天津市矿山复垦保证金收

大律师网 2017-10-09    0人已阅读
导读:【风险保证金收缴办法】关于天津市矿山复垦保证金收缴及管理办法政策问答 一、制订《办法》的依据 答: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根据《天津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二、什么是矿

【风险保证金收缴办法】关于天津市矿山复垦保证金收缴及管理办法政策问答

一、制订《办法》的依据

答: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根据《天津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二、什么是矿山复垦保证金或景观协调保证金是否必须缴纳

答:保证金是指采矿权人为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义务而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预缴的资金。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人,必须缴存矿山复垦保证金或景观协调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依法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义务。

收缴的保证金直接存入保证金专户,专储专用。对不予返还的保证金,专项用于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

三、保证金的交纳标准如何确定

答:按照不低于治理费用的原则预缴保证金。

保证金的预缴额按照下列公式进行:

保证金预缴额=矿区面积x收缴标准x影响系数

新办矿山,矿区面积按照采矿许可证(以下简称采矿证)登记面积计算,影响系数按照1计算。

已取得采矿证的矿山,矿区面积按照重新核定的矿区面积计算,影响系数按照附件中的标准计算。

矿区面积由发证机关核定。

收缴标准按照《天津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四、保证金是否可以分期缴存

答:保证金的预缴分一次性缴存和分期缴存。

采矿证有效期在3年以下的(含3年)应当一次性缴清。

采矿证有效期在4年以上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分期缴存,但首次缴存的金额不低于全部保证金的50%,余额应当分年平均缴存,每年的12月31日前缴齐当年应当预缴的保证金,凭缴存凭据办理采矿证年检。采矿证到期前一年,将全部保证金缴齐。

五、保证金的收缴部门包括哪些

答:保证金按发证权限由市、区(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分级收缴。国土资源部登记发证的由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缴。

六、采矿权申请人是否须在申请采矿登记时预缴保证金

答: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在申请采矿登记时,提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承诺书和有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的开发利用方案,同时预缴保证金。准予登记的,凭保证金缴存凭据办理采矿登记手续。

国土资源部发证的,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在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初步意见前预缴保证金,凭保证金缴存凭据办理相关手续。

在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取得采矿证的采矿权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在本办法实施后的六个月内,提交有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的开发利用方案,并按期预缴保证金。拒绝预缴保证金的,不予办理采矿证年检,同时按照《天津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规定,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并从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逾期不缴纳的,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吊销采矿许可证。

七、采矿权人转让采矿权,保证金是否一并转让

答:采矿权人转让采矿权的,保证金(本金和利息)一并转让,由采矿权受让人承担相应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义务。

八、在什么情况,保证金下可以返还采矿权人

答:保证金及利息属采矿权人所有,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义务经验收合格后,保证金本金及利息(利息按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计算,下同)返还采矿权人。

经验收符合矿山恢复治理规定标准的,由组织验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合格通知书。采矿权人可持合格通知书、保证金缴存凭据及承诺书,到缴存保证金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返还保证金及利息。

市、区(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保证金及利息返还采矿权人。

九、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应当达到何种标准

(一)符合开发利用方案的要求。

(二)对塌陷、毁损、占压的土地已进行回填、平整或改造,已恢复至适宜林木、植物生长、水产养殖等可供利用的状态。

(三)采矿活动中遗留的探槽、探井、钻孔等不能作其它利用的,已进行封闭或者回填。

(四)各类岩土体边坡小于允许坡度值,危岩体、不稳定边坡等得到有效治理。诱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已消除。

(五)尾矿、废石、废渣、剥离表土等固体废弃物堆放场选择合理,安全稳定,无滥占耕地、污染环境等现象。

(六)露天采场边坡和固体废弃物堆放场种草植树。

十、对于未达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标准的,将如何处理

答:采矿权人恢复治理工作未达到本办法矿山恢复治理规定标准的,由验收机关签发限期恢复治理通知书,责令限期恢复治理,经验收合格后,返还保证金和利息。采矿权人停采后六个月内拒不恢复治理的、限期恢复治理不合格的,保证金及利息不予返还,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保证金及其利息统一组织治理。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专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