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这是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说的引

大律师网 2017-12-06    0人已阅读
导读:【虚假宣传】这是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说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在线答疑 网友提问: 这是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说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一农药经销商店的店主向顾客出售金贵元牌草甘膦除草剂一桶15公

【虚假宣传】这是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说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在线答疑

网友提问:

这是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说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一农药经销商店的店主向顾客出售金贵元牌草甘膦除草剂一桶15公斤价值90元,向顾客提供收款收据,并按顾客要求随意在收据的“品名及规格”一栏中写下“金贵元15公斤草甘膦”之下再写上“老桂元牌分厂包装”8个字。金贵元牌草甘膦和老桂元牌草甘膦均属合法合格产品。该店没有老桂元牌草甘膦出售。某工商局执法人员单凭此店主所写的“老桂元牌分厂包装”这8字就认定店主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所指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即误导消费者,要处罚10000元,请问各位律师和法律爱好者,该工商局执法人员的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公正请各位指点迷津。

律师回答: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带上相关资料当面咨询律师才能给与更详细的答复。如果对回复满意的话,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如果还有问题,请按“点此咨询”向本律师发布一对一咨询,谢谢你的关注与支持。

相关法律常识:

不正当行为包括哪些内容

1、混淆行为

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不当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使用户或者消费者产生误解,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1)行为要件。

该行为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经营者。

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客观上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禁止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如假冒他人企业名称,仿冒国家名优标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伪造产地名称等。

经营者的欺骗性行为已经或足以使用户或消费者误认,亦即这种欺骗行为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

2)法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针对第5条所列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出了相a应的行政处罚规定,具体分为两种情况:根据第21条第1款的规定,经营者利用该法第5条所禁止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对第一、三、四种行为,依照商标法、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对第二种行为,第21条第2款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视情节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产品、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