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创新机制 透明程序 打造“阳光品

大律师网 2018-03-01    0人已阅读
导读:【招标投标流程】创新机制 透明程序 打造“阳光品牌” 一、创新运行机制,透明管理程序 几年来,青岛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围绕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不断创新和完善运行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建立科学、公正的

【招标投标流程】创新机制 透明程序 打造“阳光品牌”

一、创新运行机制,透明管理程序

几年来,青岛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围绕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不断创新和完善运行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建立科学、公正的专家评标制度。为提高评标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交易中心市在全市聘请700余名优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了15个专业组成的评标专家库,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同时严格限时,评标专家必须于开标会的当天上午,在交易中心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出,下午开标,当场定标。

实行科学、严谨的评标方式。借鉴高考阅卷的方式,对标书统一格式、统一制作要求,实行密封式评定,有效避免了评标专家的个人倾向,为公平、公正创造了条件。

扩大交易范围,拓展市场空间。装饰装修、材料设备采购、园林绿化、市政公用、建筑消防、机场、劳务分包、施工分包等专业工程相继进场招标投标,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

与质量、安全部门高度联动,发挥整体优势。招投标管理部门加强与质量、安全、企业资质等部门联动,动态地将企业及其项目经理的质量、安全等市场行为与工程招标相结合,实行奖优罚劣。同时质量监督、安全监督部门首次进入施工现场时,核验中标通知书、施工许可证,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及时查处规避招标、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等违法行为。

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行政行为。为贯彻落实市政府提出的公开承诺、精简审批等“五项系统工程”,招标投标管理部门在规范行政上狠下功夫,严格内部管理,下发了《关于严格建筑市场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并编制了《反腐倡廉制度规定汇编》,时刻提醒工作人员要自警、自醒。同时严格执法,先后查处了三起七个单位的串通投标、假招标案件,对责任单位给予了罚款和取消一年投标资格的严厉处罚,并予以全市通报,有力地打击了招标投标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二、完善监督机制,规范交易行为

在完善运行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监督制约,建立立体化、全方位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工程交易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纪检监察部门进驻交易中心。市纪委、监察局紧贴工程建设实际,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督检查,对招标投标全过程,对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评标专家的评审行为、招标投标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予以全过程监督,充分发挥了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保证了招标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

以预防职务犯罪为切入点,检察院进驻交易中心。市建委与市检察院共同制定了《建设工程廉洁守法责任书制度》,凡勘察、设计、监理和设备、材料采购、合同标的额在规定范围内的必须签订《建设工程廉洁守法责任书》,有效地预防了职务犯罪的发生,做到预防犯罪与工程建设同步,发挥了司法震慑作用;

拓宽了监督渠道。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监督员,享有随时对招标投标进行监督检查的权利,并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同时设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违法违纪有奖举报基金,动员全社会共同监督招标投标。

建立了公示制度。行政管理行为和程序的合法有效是防止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岛市有形市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将招标公告、中标结果等有关信息在有形建筑市场及建设信息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防止了行政过程的人为因素,消除了项目承发包利益关系者对招标投标公开、公平、公正性的猜疑,树立了政府严管市场的权威。

三、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市场水准。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政府提速的要求,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我市进一步强化有形市场的现代化建设和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推行了招标投标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

信息网络化

一是招标信息网上发布。市场内设置了大型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并从2002年1月1日开始,研制了全新的建筑管理信息网,将招标信息、企业资信等有关信息全部上网,面向国内外市场公开发布,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打破了地方封锁,青岛建筑市场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广义的开放。同时将评标标准在网上公开发布,将招标投标管理中的各相关环节及办法予以细化,把可能引起争议和误解的,予以明确界定,最大限度地避免争议和纠纷;

手段科学化

一是商务标书自动评定。投标企业在投标的同时,按照给定的软件格式,上报一张软盘,记录该投标企业的投标报价、企业信誉以及项目经理等考核内容,开标后由计算机自动收集以上信息,自动评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的差错和干扰,同时将计算机评定的过程在大厅投影和电子显示屏上显示,讲评标过程公开,使得有关部门的现场监督更加直观、感性;二是技术标书自动统计。评标专家对技术标书评定后,将分数输入微机,计算机系统按照确定的规则自动完成统计,并打印评定意见,杜绝了人为的误差;三是实现远程评标。对特殊专业工程,本地专家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通过网络将标书内容传输给省外或国外的专家,实现异地同步评审,为加快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

管理规范化

交易中心于2000年底主动引进ISO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管理,于2002年5月通过了中质协质保中心的审核,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使得我市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与 服务工作步入国际标准化体系的管理轨道。一是环境规范。招标大厅区域功能分明,招标、投标、评标、监督各方座次规范,互不干扰,大厅外的显示牌时刻警示相关人员不得干扰招标投标过程,卫生间设在免进区内,使得招标大厅相对独立、不受干扰,保证了招标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行为规范。评标专家进入现场后,一律上交手机、传呼等通讯工具,进入指定区域,评标结束前不得离开招标大厅,不得与他人进行接触。招标单位人员在指定区域就位后,评标期间不得到评委区干扰评标工作,投标单位在开标会结束后立即离开大厅,没有统一安排不得进入大厅,从而避免了各主体间的相互干扰。

今后我市招标投标管理和交易服务工作要按照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进一步创新运行机制与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加强与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有机联动,发挥招投标的龙头作用,真正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和调节功能。具体措施是:

一是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大胆试点以工程履约担保、工程支付担保和工程保险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无标底招标,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和评标规则,防止以低于合理成本价格中标的恶性竞争行为。

二是进一步加强县级市区交易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各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辖区内建设工程项目交易行为,树立交易中心的权威和地位,杜绝场外违法交易行为。

三是交易中心建设及评标定标手段进一步向科学化、现代化迈进。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交易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完善计算机评标系统,推行远程评标和远程监控,确保建设工程交易的每一个环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有序地进行。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