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非婚生子女能否继承父母遗产?

大律师网 2024-03-13    0人已阅读
导读:非婚生子女是否可以继承父母遗产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法律规定,不论是婚生子女还是非婚生子女,在继承权上均享有平等的权利。

非婚生子女能否继承父母遗产?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在继承权问题上,所有子女无论其出生状态如何,只要能确认亲子关系,都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畴,具有平等的继承权。这意味着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一样,有权在其父母去世后继承其遗产,除非其父母在生前立有遗嘱对遗产另有分配或存在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丧失继承权的情形。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条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2. 同样,《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在继承权上是否有差异?

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在继承权上是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自然人的继承权,强调了继承权的平等原则,无论子女是否婚生,只要能够确认亲子关系,均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在父母去世后,均有权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其遗产,且继承份额相同。此外,在遗嘱继承中,立遗嘱人也不得以子女的婚生或非婚生身份为由剥夺其继承权。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2. 同样,《民法典》第1130条进一步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在继承权上并无差异,均受到同等保护。

法律是否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法定继承权益?

非婚生子女的法定继承权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规定继承权时,秉持的是“血亲主义”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并不因子女是否婚生而对其继承权有所歧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这是对所有子女基本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2. 同样,《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也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这一条款进一步确认了非婚生子女在继承权问题上的平等地位。

非婚生子女在其生父母去世后,依法享有法定继承权,并且该权益受法律全面保护。

非婚生子女完全有权继承其父母的遗产,这是我国法律对所有子女权益平等保护的重要体现。但在实际操作中,非婚生子女可能需要通过有效途径如DNA鉴定等方式证明其与被继承人的亲子关系。如有相关争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束手无策?大律师网是您的救星!我们汇聚了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各种法律疑难。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