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教唆犯如何定罪?

大律师网 2024-08-08    0人已阅读
导读: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通过劝说、利诱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下文大律师法务为您带来“教唆犯如何定罪”的相关问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唆犯如何定罪?

  教唆犯的定罪标准需要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到的作用情况判断。

  在确有教唆罪的情况下,教唆的对象为未满十八岁周岁的未成年人,法律将会对教唆犯从重处罚,这是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针对被教唆者最终为实施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行为,可以针对教唆犯的处罚进行酌情从轻或者减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教唆犯与帮助犯的区别是什么?

  教唆犯和帮助犯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教唆犯是犯罪链条的起始者,其行为以及作用就是为了通过言语,行为等其他方式,去引导,诱导本无犯罪年头的个体产生犯罪的意图,甚至执行犯罪。

  而帮助犯则是在他人已经形成犯罪意图的情况下,对于犯罪过程提供一定程度的物质帮助,情报支持等,主要是为犯罪行为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条件。帮助犯有可能是从犯或者胁从犯。

  因此在法律上针对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也会有着不同的量刑表最,教唆犯因其性质较为恶劣,且在教唆特定全体的时候还有从重处罚的情况出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八条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以上就是关于“教唆犯如何定罪?”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在上文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相关问题也都可以咨询大律师网,不同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