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内部举报机制
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直播平台需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用户可通过平台设置的“未成年人保护”“违规内容举报”等入口,上传直播视频、聊天记录、账号信息等证据,要求平台立即封禁未成年人账号并下架违规内容。
二、行政监管部门投诉
1. 劳动监察部门:直播公司雇佣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涉嫌违反《劳动法》第九十四条,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要求对公司罚款、责令整改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2.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依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直播内容涉及未成年人违规表演的,可向文旅部门投诉,由其对公司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或停业整顿。
3. 网信办与公安部门:公司存在诱导未成年人直播、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可向网信办“12377”平台或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
三、法律诉讼与公益援助
受害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合同无效并要求赔偿;公司行为构成犯罪,可向检察机关申请公益诉讼支持。此外,全国妇联、共青团等组织设有未成年人维权专线,可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
一、违反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性规定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六条,网络直播平台不得为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提供账号注册服务;为16—18周岁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时,需经监护人同意。
直播公司绕过身份认证、伪造监护人同意文件,或直接雇佣未成年人直播,均构成对法律强制性条款的违反,相关合同因损害公共利益而无效。
二、涉嫌非法使用童工与劳动侵权
《劳动法》第十五条明确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仅文艺、体育单位经批准可例外。直播公司以“兼职”“实习”等名义雇佣未成年人,即使支付报酬,仍可能被认定为非法用工。
此外,公司要求未成年人超时直播、深夜工作等行为,违反《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关于工时、健康检查的强制性要求,需承担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