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为人只实施了诈骗,但最后所诈骗的金额不大,达不到量刑标准的,那么就不会被判刑。但由于出现了诈骗,还会受到治安管理的处罚。因此,涉嫌诈骗到最后不一定判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就诈骗罪来说,在法院判处了要没收财产的时候,就会没收当事人的财产。如果当事人已经结婚,只有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就会没收其中属于当事人的部分,另一方的财产是不会进行处置的。因此,夫妻共同财产不会受到一方诈骗罪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九条【诈骗罪】:
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涉嫌诈骗到最后一定判刑吗?”的相关解答,如果还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读者到大律师网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