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3虚假广告处罚标准有哪些?

大律师网 2023-10-30    100人已阅读
导读:虚假广告是指通过虚假陈述、夸大宣传、虚构事实等手段,欺骗消费者或误导消费者,以达到推销产品或服务的目的。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并且违反了法律和商业道德。严重的可能犯虚假广告罪,需要处以刑事责任。那么2023虚假广告处罚标准有哪些?大律师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2023虚假广告处罚标准有哪些?

  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处罚:虚假广告可能会被工商部门或其他相关机构处以罚款、责令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2、民事责任:虚假广告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失,消费者可以要求虚假广告发布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等。

  3、刑事责任:如果虚假广告涉及犯罪行为,相关人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虚假广告罪】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什么是虚假广告罪?

  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虚假广告罪是独立罪名,即只要实施了虚假广告行为,不论是否牟利,也不论造成何种后果,都应承担该罪名所规定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六十七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传染病防治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三)利用广告对食品、药品作虚假宣传,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二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

  (五)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以上是关于“2023虚假广告处罚标准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