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构成“传染毒种扩散罪”的行为,需要满足以下立案标准:
1、行为人实施了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的行为;
2、传播的病种必须是刑法所规定的传染病;
3、必须达到法定情节严重的程度,即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才予以立案侦查。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通知》第五十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
(二)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
(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传染毒种扩散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
2、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菌种、毒种的管理制度。
3、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家有关传染病菌种、毒种的管理制度,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是关于“传染毒种扩散罪的立案标准的什么?”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