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条件是什么?

大律师网 2024-01-22    100人已阅读
导读: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关于“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条件是什么?”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条件是什么?

  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人主观上有欺骗对方的故意。这是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故意采取欺骗手段以骗取对方财物。

  2、客观上实施了一定程序的欺骗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捏造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如提供虚假信息、伪造文件等。

  3、使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觉签订了合同。这是指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导致对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从而签订了合同。

  4、合同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使对方当事人蒙受经济损失。这是指由于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给对方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诈骗和合同诈骗有什么区别?

  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但是它们在构成要件、犯罪对象等方面存在区别:

  1、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既可以是具体的财物,也可以是财产性利益;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所涉及的财物,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

  2、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是通过欺骗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自愿交付财物;而合同诈骗罪则是通过签订、履行合同的形式,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的财物。

  3、诈骗罪的犯罪数额一般是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具体数额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定;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数额则要求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即人民币5000元至10万元以上。

  4、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而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从事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诈骗行为才可能构成该罪。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是关于“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条件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