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缓刑三年需要哪些条件?

大律师网 2024-02-04    100人已阅读
导读:缓刑,全称暂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制度。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缓刑三年需要哪些条件?”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缓刑三年需要哪些条件?

  缓刑三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不是累犯,也不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3、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4、犯罪人不是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也不是单处附加刑的罪犯。

  5、犯罪人犯罪后具有悔改表现,有认罪、认罚、积极退赃等表现。

  6、宣告缓刑不会对犯罪人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缓刑期间有什么限制?

  在缓刑期间,犯罪分子需要遵守以下限制:

  1、禁止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除非得到考察机关的批准。

  2、犯罪分子需要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犯罪分子需要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禁止犯罪分子与特定的人接触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

  5、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的活动。

  6、禁止犯罪分子未得到批准擅自出境。

  7、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职业。

  8、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

  9、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以上是关于“缓刑三年需要哪些条件?”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