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调解前是否必须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大律师网 2024-03-02    100人已阅读
导读: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时,调解前是否必须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一个常见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非所有医疗纠纷在调解前都必须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但特定情况下,这一程序是必要的。

调解前是否必须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多元,包括协商、调解、行政处理和诉讼等。关于调解前是否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先行鉴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对于涉及医疗过错、责任认定以及赔偿数额等问题的纠纷,往往会借助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的专业意见来明确责任归属和损失程度,以促进调解的成功进行。如果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责任无争议,或者选择基于其他证据直接进行调解,则不一定需要先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法律依据】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疑似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并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患者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基本事实及医疗机构有过错的初步证明材料。”

医疗事故调解过程中的证据提供和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在医疗事故调解过程中,证据提供和举证责任的分配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举证规则。但在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由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者通常难以自行收集、固定与医疗行为有关的关键证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进行了特别规定。

1. 患方(原告)首先需要证明自己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并初步证明其在诊疗过程中受到了损害的事实。例如,提供病历资料、医疗费用单据等。

2. 对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8条的规定,实行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如果患者认为医疗机构有过错造成损害,只需提出合理怀疑,然后由医疗机构来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或者即使有错,但该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患者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这条规定实质上也体现了患者的部分举证责任。

在医疗事故调解过程中,患者需提供基本的就诊及损害事实的证据,而医疗机构则需要对其医疗行为的合规性、无过错性及因果关系进行举证。

医疗事故调解的期限是多久?超期未调解怎么办?

医疗事故调解期限在《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有明确规定。根据该条例,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发生争议后申请卫生主管部门进行调解,调解应当自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调解期限的,经双方同意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

若超过调解期限未达成调解协议,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及处理方式:

1. 调解期限届满,双方仍未达成调解协议,此时调解程序终止。患者或者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即向人民法院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

2. 若是由于调解机构的原因导致调解超期且无合理理由,患者或医疗机构有权要求调解机构说明原因并督促其及时处理,同时也可以直接选择诉讼途径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医患双方申请卫生主管部门调解的,应当自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如因情况特殊需延长调解期限的,经双方同意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

第四十四条:对于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在调解不成或者不愿意调解的情况下,任何一方均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虽然法律并未规定在医疗纠纷调解前必须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但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准确界定责任和合理确定赔偿金额,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往往成为必要环节。具体是否需要进行鉴定,应视纠纷的具体情况和双方当事人的意愿而定。建议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全国范围内拥有3万+注册会员律师,助您轻松解决各种问题。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节省您的时间和精力。选择大律师网,信任我们的专业!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