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累犯在偷窃罪中的判罚有何不同?

大律师网 2024-03-02    100人已阅读
导读:在处理偷窃罪案件时,累犯的判罚相较于初次犯罪者通常更为严厉。这是因为我国刑法对累犯有明确的加重处罚规定,旨在打击反复犯罪、保障社会秩序。

累犯在偷窃罪中的判罚有何不同?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对于累犯,我国刑法规定了从重处罚的原则。具体到偷窃罪,如果行为人构成累犯,不仅会根据其本次偷窃行为的具体情节和数额进行量刑,还会因其累犯身份而受到更重的刑罚。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在偷窃罪中,若行为人构成累犯,法院将依据《刑法》的相关条款对其从重处罚,即在原应判处的刑罚基础上适当增加刑期,以体现对累犯严厉打击的刑事政策。

偷窃罪多次犯罪者是否面临加重处罚?

在刑法中,对于偷窃罪多次犯罪者是否会面临加重处罚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刑法规定,对于累犯和惯犯,法院在量刑时应当从重处罚。所谓“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惯犯”则是指以盗窃为常业的人。

对于偷窃罪的多次犯罪者,如果其行为符合累犯或惯犯的定义,那么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不仅会考虑其本次犯罪的情节,还会充分考虑其过往的犯罪记录,从而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六条:以盗窃、诈骗、抢夺为常业的,属于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3. 对于盗窃罪的具体量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多次盗窃”即为加重处罚情节之一。

因偷窃罪屡教不改者处罚力度会加大吗?

对于因偷窃罪屡教不改者,我国刑法在量刑上确实体现了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累犯是指被判过刑罚并且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偷窃罪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构成累犯,如前次犯罪为故意犯罪且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再次犯罪的时间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

对于这样的累犯,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应当从重处罚。这是因为,一方面,累犯行为表明犯罪人在接受过刑罚教育后并未真诚悔改,其人身危险性较大;另一方面,从社会预防和矫正犯罪的角度出发,加大处罚力度有利于震慑潜在犯罪者,维护社会秩序。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2. 该法条实质上明确了对于包括偷窃罪在内的、符合条件的故意犯罪,如果属于累犯范畴,将会受到从重处罚的处理。

因偷窃罪屡教不改者在符合累犯条件的情况下,其处罚力度将会依法加大。

对于偷窃罪中的累犯,我国刑法采取了严格的司法立场,通过加重刑罚的方式,既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性,也发挥了刑法的预防与威慑功能,力求有效遏制累犯现象,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同时,这也提醒公众,犯罪记录会影响未来法律责任的承担,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远离犯罪行为。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