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婚前协议在何种情况下有效?

大律师网 2024-03-03    100人已阅读
导读:婚前协议,又称婚前财产协议或婚姻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结婚登记前就各自财产、债务以及婚后某些事项达成的书面约定。只要婚前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在不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其效力将得到法院认可。

婚前协议在何种情况下有效?

婚前协议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愿原则:签订婚前协议必须基于双方自愿,不得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影响真实意思表示。

2. 公正公平:协议内容应公正合理,不能显失公平,侵害一方的重大利益。

3. 明确具体:协议内容应当明确、具体,涵盖财产状况、归属处理、债权债务承担以及可能发生的离婚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

4. 法律规定的范围:婚前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不能限制人身自由、损害公共利益或者第三方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明确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此外,《民法典》还强调了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这也是婚前协议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哪些内容可能导致婚前协议无效?

婚前协议,又称婚前财产协议或婚姻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结婚前就各自财产归属、婚后所得分配以及离婚时的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的协议。婚前协议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意思表示真实:根据《民法典》第143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中之一便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意思表示真实。若婚前协议是在欺诈、胁迫等非自愿情况下签订的,或者其中一方对协议内容存在重大误解,则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2. 内容合法:婚前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民法典》第153条)。例如,协议中不能包含限制人身自由、免除法定抚养义务、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违法条款。

3. 未侵犯法定权利:婚前协议不得侵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享有的平等权和财产权益(《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四条)。比如,约定任何一方在离婚后不得再婚,或者将一方的生活必需品全部划为对方所有等条款可能因侵犯了法定权利而无效。

4. 形式要件:虽然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婚前协议必须采取书面形式,但为了保证证据效力及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通常建议以书面形式订立,并经双方签字确认(参照《合同法》第十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3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四条:“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婚前协议签订后可以更改或撤销吗?

婚前协议,又称为婚前财产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结婚登记前就各自财产和债务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婚后生活费用的承担等事项达成的协议。关于婚前协议签订后是否可以更改或撤销,我国法律规定是允许的。

1. 更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或者离婚前,双方如果对婚前协议中的内容协商一致,完全可以通过重新签订协议的方式进行更改。这种更改必须基于双方自愿,并且新的约定不能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2. 撤销:如果婚前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或者协议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那么受损害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另外,若婚前协议的部分内容因后来的事实变化(如财产增值、灭失等)导致无法履行或者继续履行显失公平时,也可以请求法院依据情事变更原则进行调整或解除。

【法律依据】

1. 《民法典》第1065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2. 《民法典》第147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 《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 《民法典》第533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婚前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有效性受到自愿、公正公平、明确具体以及不违反法律规定等条件的约束。建议在签订婚前协议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规且能切实保障自身权益。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婚前协议在何种情况下有效”的问题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请登录大律师网进行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祝您生活美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