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销售假药罪的量刑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大律师网 2024-03-11    100人已阅读
导读:销售假药罪是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罪名,其量刑标准主要取决于犯罪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包括但不限于假药的数量、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以及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等。该罪行不仅侵犯了国家对药品市场的管理秩序,更直接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销售假药罪的量刑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具体的量刑标准和依据如下:

1. 销售假药的数量:销售假药的数量越大,通常反映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越严重,因此在量刑时会予以加重。

2. 社会危害后果:如果销售的假药已经造成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的健康损害,那么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就更大,量刑也会相应加重。

3. 犯罪动机和目的:如为谋取暴利明知故犯,或多次、持续销售假药,表明主观恶性较深,将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4. 是否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以及是否有悔罪表现并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等酌定从轻情节,也会影响最终量刑。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网络平台销售假药如何定罪?

销售假药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也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益,因此受到严厉打击。在网络平台销售假药的行为,根据其具体情节,可能触犯《刑法》中的“生产、销售假药罪”或“非法经营罪”。

1. 生产、销售假药罪:如果行为人明知是假药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且该行为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的规定,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此罪名属于行为犯,只要实施了生产、销售行为,不论是否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均构成犯罪。

2. 非法经营罪:若行为人在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擅自销售假药,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也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的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非法销售假药的行为通常会被认定为“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此外,《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提供了行政处罚的依据。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进一步明确了网络销售假药的相关定罪量刑标准。

销售假药罪的量刑标准严格遵循我国刑法规定,司法实践中将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以确保公正审判。在此类案件中应充分运用法律知识,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强调严厉打击制售假药犯罪行为的重要性,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温馨提示』面对法律难题?大律师网是您的最佳选择!我们拥有3万+高效专业的律师团队,随时在线为您解答疑惑。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